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据旧题晋无名氏所撰《莲社高贤传》载,慧远雅重陶渊明与陆修静,打破“送客不过虎溪”的惯例,“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尽管不乏学者对这类逸闻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唐宋以来“虎溪三笑”不时出现在艺术家笔下,成为诗文或绘画中的有趣题材。这一题材也受到海东艺术家与文学家的关注,不仅引来丹青摹绘,还出现诗文题咏。他们或向往“一笑乾坤窄”的“千古风流”,或追究三贤是否“同调”,或解析慧远“破戒”之因,诸多题旨既可形成与中国相关诗文的参照,也可反映域外文学家对慧远等三贤的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73.
在汉代以前优人的优笑表演中,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要素用口语说故事,已经有所表现。由汉至隋,俳优表演中说的特征被日渐放大,与口头小说合流,在以娱乐为主的同时又增强了故事性,成为俳优伎艺中的一个独立表演项目俳优小说。俳优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特征,是唐前说话伎艺初步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74.
“解构”旨在表明,逻各斯中心化的统一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自我颠覆的悖论之源。解构批评的基本策略是在文本内部抽绎出互不相容的指意取向,将其置于自我背反性的矛盾之中和意义无法确定的两难之境。而就“笑”的对象来看,喜剧性矛盾的基本特征也在于它的自我背反性,由此可以见出解构批评与笑的艺术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解构的快乐是一种极富幽默意味的智慧式喜悦。其积极意义在于,它从内部发难突破了原有系统的封闭结构,消除其本源、中心和二元对立,同时为“他者”的涌进大开方便之门,从而在内外因素的自由碰撞中,引发确定性之外的多元化思考,生成一种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意义网络。  相似文献   
75.
幽默、讽刺和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讽刺、滑稽、调侃是喜剧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但在喜剧创作过程中各具不尽相同的艺术功效。幽默要温敦些,讽刺则冷峻些,二者不是截然而异的。喜剧是以其喜剧手法,对社会生活的矛盾和不协调做大快人心的揭露或赏心乐事的炫展。喜剧性情节、喜剧性性格、喜剧性语言,构成喜剧艺术的三要素。讽刺性喜剧与诙谐剧的区别在于对不同喜剧机制的运用。在充分调动喜剧的直接效果一“笑”的艺术心理基础上,才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笑的艺术创作心理和创作技巧,从而产生最佳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76.
西方古典哲学笑论通常在“优越—乖讹—释缓”的现代框架下被归结为“优越论”,但这种将“笑”化约为“喜剧”或“幽默”的主流考察方式忽视了问题意识和研究语境。古希腊、罗马笑论散见于哲学文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话语分析,可以发现一套以德行教化为核心的显隐结构,外显结构“因……笑”体现为否定性的“嘲笑”,内隐结构“与……笑”体现为肯定性的“机巧”。一显一隐的话语机制,是在公共生活、整全人性、个体存在的三重视域中运作的。由此,古典笑论的复杂全貌才能得以把握。现代幽默理论的基本面向已悉数包蕴在古典笑论中,“笑”对人类生活始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7.
日本企业的微笑文化,在我国一直饱受争议.确实,他们对员工的微笑要求,真的有些严苛.但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他们的微笑理念. 笔者曾参加企业家代表团,到日本参观他们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日本企业除了整洁高效,给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企业员工那"如沐春风"的微笑.  相似文献   
78.
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剧,着重分析剧中狂欢化表现的三个方面,即狂欢式广场文化、狂欢式的双重性和狂欢式的笑。从狂欢视角分析得出,狂欢节的潮流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剧中狂欢化的解读,更是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赋予该剧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79.
笑隐大訢以华严“法界事事无碍”观,去充分肯定“世俗技艺,无非佛事”,反映出以艺术为佛事的审美价值取向。他很重视画意中要具有能启迪和牵动读者的力量,特别肯定那种具有如董狐之笔的褒贬作用的作品。他强调绘画在佛教教育中的作用,并指出了绘画创作的特殊性。绘画能否描绘公案、表现禅机、呈现悟境?大訢明确指出它们是不能“以笔墨形容”的。大訢倡导书法创作活动应遵“佛制”,不能“溺于文艺”。他以人品论书法,指出能从禅门大师书法的“片纸之中”,窥见其人生境界与人格魁力。他主张书家应自辟门径,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自家独特的面目,自成一家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