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2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55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19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88篇
理论方法论   234篇
综合类   2585篇
社会学   395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曾几何时,化学科学技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充满奥秘和神奇的高不可攀的概念。然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无处不在:超导、激光、纳米、光电子化学、高科技材料、化学添加剂……这一个个诱人的字眼正强烈  相似文献   
52.
一、矿物原料特点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强光泽,相对密度为7.0,熔点低(230℃),硬度为3.75,质软延展性好。锡在地壳中含量仅2×10~(-6)~3×10~(-6)。锡属于亲铜元素组,但在岩石圈上部又具有亲氧和亲硫的两性特征。锡与硫起作用时形成两种化合物:一硫化锡和二硫化锡,它们在高温下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锡与氧也能化合,产生一氧化锡和二氧化锡。虽  相似文献   
53.
化学在农科类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生态素质和环境意识、科学精神和意思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通过化学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农科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现代科技革命的方法论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在科学领域的革命促成了近代的世界观、方法论从神学向科学的转变 ,动力与传播革命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是走出牛顿科学的开端 ,计算机网络造成的信息社会提出了新的问题。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思想重点在于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55.
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目的和依据,内涵和设计方案,分析和测评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6.
梁吉香 《科学咨询》2008,(22):81-81
中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教学生怎样进行实验操作,现象的分析,培养他们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57.
5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是同它的伟大历史使命紧密相连的。它不仅有“理论批判”的功能,而且还有改造世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以及作为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等多方面的功能。“政治奴婢”论把它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理论批判”抽象化,抹煞其它重要社会功能,在理沦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59.
6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从而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为了加深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我刊约请几位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发表一些看法,希望推动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