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4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55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00篇
人才学   19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96篇
理论方法论   237篇
综合类   2593篇
社会学   396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4年11月28日至29日,梁实秋与中西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学者近百人出席了大会。季羡林、乐黛云、李瑞腾、黄维梁等海峡两岸的著名学者给大会发来贺信。北京语言大学领导王路江、崔希亮教授致欢迎词,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研究员、台湾佛光大学前校长龚鹏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海峡两岸的学者在大会上还联手发起成立了“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学会”,  相似文献   
62.
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典型文化定义的“元理论”考察 ,强调指出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文化 ,与认识过程的对象、与社会实践的改造对象均有所不同 ;其基本形式是“人以其文化物” ,其实质内容则是“具体个人对其特定和自由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因而既是与不同的具体社会个体的社会层次和人生境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又是这种层次和境界的产物和具体体现。因此 ,文化哲学研究和一般的文化理论研究必须突破“观念的王国” ,进行基本研究立场和方法论视角的根本性变革 ,然后才有可能通过深入的研究 ,取得富有建设性意义的进展  相似文献   
63.
由英国物理学与心理学学者威廉·斯蒂芬森(William Stephenson)创立的Q方法论,提供了一种运用统计手段来探求人类主观性结构的质化方法。由于该方法论结合了量化研究传统与定性研究传统的优点,在两种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因此,Q方法论为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和重视,并在社会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64.
3突破应试教育倾向,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倡导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但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经常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我们,这就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否居于中心地位.”似乎知识是应试教育的专利,而素质教育就不应当过分重视知识,形成了一个误区,使素质教育的推进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新课程则一反这种二元对立思维,  相似文献   
65.
汉语学现代转型的前提批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方语言文字(印欧语)是沿着音声中心/文字弱化的路径演变的,音义二极性是西方语言学的大前提。而汉语言文字自秦汉以来发生的形态类型简化和汉字形声化的整体演变趋势,则是音声弱化/文字中心的演变路径,形音义三极性是汉语学的大前提。由于中西语言文字类型的体制性差异,汉语学理应把现代转型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同一关系的概念体系:对立于传统,即现代与前现代应在本体论上实现辩证同一;对立于自身,即元语言与对象语言、主观语法与客观语法应在认识论上实现辩证同一;对立于西方,即个性与共性、民族性与现代性应在方法论上实现辩证同一。  相似文献   
66.
发展和发展观是发展观历史研究的前提,发展观历史研究是发展观理论研究的基础,发展观历史研究要把民族、国家作为基本单元,把发展阶段作为主要背景,把发展问题作为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7.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至今,经历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正呈现出“分久必合”的趋势。这既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变动的反映,也是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理论和方法深入发展的结果。其主线与核心是政府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两种思潮间的此消彼长和相互融合。各流派间的分化与趋同,正是上述基本趋势的辩证表现。理论侧重点与政策时效性的变化也与此有关。其方法论的逐步深化,则是该过程最重要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68.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历史剧变。怎样认识这一重大而复杂的事件?用什么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这一事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其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多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就是我们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水中花园”和“化学振荡”等实验事实,论述了化学反应中的自然分形和自组织过程等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把握世界大势,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提供了总的方法论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实事求是的实践观、事物联系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观提供了思维方法的总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则贯穿于其治国理政全过程,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奠定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整个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