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67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蔡元培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现代倡导和实践"兼容并包"理念的一个最佳典范,蔡元培时期的北大则被人视为实行"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一个不可企及的范本.本文以蔡元培为中心,从史料出发,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兼容并包思想的形成过程作了梳理,对他在担任教育总长与北大校长期间所实施的教育方针及采取的变革措施作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文章认为: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的价值理念,并以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所揭橥的"思想自由之通则"作为包容思想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其一生行事来看,他既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也有很不宽容的男一面--这在他作为利益之争的当事者一方时表现得尤其明显.在多元冲突的现代社会背景下,除了思想上的包容和人格上的容人之量以外,还必须建立一种可以容纳、协调和整合彼此之间有着各种矛盾的各个不同利益主体的社会机制,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112.
黄艳梅 《华人时刊》2009,(12):78-78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进修两年。人们常说"北大的空气也养人",单就北大校园本身的魅力而言,也足以熏染灵魂了。在北大校园,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未名湖畔,湖水在微风吹拂下泛着细细的波纹,岸边的杨柳与湖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113.
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里有计算矩形、箕形、圆形三种平面图形土地面积的算题,涉及大广术、启从(纵)术、里田术、少广术、圆面积割补术等计算方法,其中大多数算题亦见于<九章算术>和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也有些算题仅见于书院秦简.这些关于面积的算题反映了秦代土地面积计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4.
1996年金秋 ,有幸认识了黄正泉同志。他是从湖南长沙来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 ,师从汤一介先生。由于汤先生当时短期出国讲学 ,就委托我担任他的指导教师。在听课之余 ,他多次谈到来北大当访问学者 ,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就是研究文化怎样构成了人的存在 ,完成《心理文化现象学》一书的写作。我当时主要是鼓励他 ,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思考。我们的讨论主要是集中在人学与文化方面。在我当时的印象中 ,黄正泉同志不仅为人忠诚 ,尊师重道 ,更重要的是他独立思考能力很强 ,且与常人的思维不同 ,加之非常勤奋。我相信他能写出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最近…  相似文献   
115.
秦简《效律》中有关于禀漆的规定 ,目前在理解上存在疑义 ,有人认为是质量检验条款 ,本文认为应是数量损耗的罚则  相似文献   
116.
117.
弃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死刑,但其行刑方式如何?历来存在争议。本文根据放 马滩秦简的新证,认为秦代的弃市是绞刑而非斩刑。  相似文献   
118.
<正>中国学术界已经有了太多的口舌之争,继"易宪容事件"和人大"张鸣事件"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和院长张维迎再次开战。  相似文献   
119.
秦朝对官物实行“久刻职物”制度。明白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读懂相关简文。  相似文献   
120.
《为吏之道》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独具特色的简牍作品,具有诸家融合的鲜明倾向,但地位各自不同,简略概括为:法家的一断于法基调,儒家的谨己亲民色彩,道家的处柔防反思想。《为吏之道》和战国时期的一系列作品相似,具有综合诸家、集聚众说的共性,但立足点是法家思想。与秦国至秦朝初年的法家比较,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因此,它总体上折射出秦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