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57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492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农业减量化的困境及其治理:从要素合约到合约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2.
基于CHARLS 2015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参加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自评健康影响不显著,参加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应进一步提升社会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扩大社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促进商业医疗保险有序发展、推进"三医"高效协同联动等,以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健康保障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参加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健康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3.
144.
以湖南省298户小农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评估其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合作社的中介作用.结果 显示:不同匹配方法的平均处理效应为加入合作社比不加入的小农户高23.7%的可能性.合作社在不同协变量的中介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认知能力、学历程度、市场预期、政策感知、农业年收入,这说明合作社是稳定且有效的中介.因此建议:为了使乡村振兴战略中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意见尽快实施,应优先选择自我发展能力强、整体素质较高的合作社作为扶持对象.以合作社为中介的小农户生态转型,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和不可逆转性,要以一定的市场需求为驱动.本文所得结论可为立志转型的小农户规避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并为农业部门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5.
146.
梁倩妮 《职业》2015,(4):46-47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日趋复杂,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生产协作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7.
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探究个人-团队匹配对员工的建言行为和对同事寻求反馈行为这两类员工主动行为的作用,并探讨了合作导向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45名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个人-团队匹配对建言行为和向同事寻求反馈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合作导向正向调节个人-团队匹配与建言行为的关系;3)合作导向在个人-团队匹配和向同事寻求反馈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8.
在当前婚龄持续推迟和婚龄差扩大的背景下,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描述了我国人口的初婚年龄模式和初婚年龄匹配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并研究了婚龄和夫妻年龄匹配情况同个体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在正常婚配年龄结婚的夫妻相比,早婚对夫妻双方主观幸福感和精神健康均有显著负面影响,晚婚影响则不显著;与正常的初婚年龄匹配模式(夫妻婚龄差范围为-1~4岁)相比,男性大于女性4岁以上会显著降低妻子的主观幸福感、对丈夫的精神健康也有不利影响。本文从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婚姻成熟度和性别角色理论角度对这一结果进行了初步解释,并讨论了在婚姻模式变迁中该结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9.
150.
陈艳芳 《调研世界》2017,(12):37-42
本文利用CFPS(2010年和2012年)两期的追踪数据,采用将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的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户籍身份转变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市民身份的获得确实存在显著的幸福增进作用,那些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对于当前生活的满意程度显著较高.同时,这种幸福增进作用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市民化身份的转变能够显著提升那些在规模较小城市落户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而对于那些落户于大城市的居民而言,市民身份的获得却并不能够增进他们的生活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