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5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490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6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企业提供了大量研发支持,如何提高补助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成为社会热点。文章首次将研发补助划分为前后两类方式,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PSM和GPSM方法,对两类补助方式的激励效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后补助强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获得单一补助方式的企业,同时获得两类补助的企业创新产出更高;后补助强度越强,企业创新产出越高;对于国企、创新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而言,只有后补助能发挥促进作用,但对创新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或对于民企,两类补助均能对创新产出发挥促进作用。文章最后指出:研发补助可以激励企业创新,但不同补助方式在不同区域,对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激励效果,政府应该区别对待,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962.
1993-2000年中国城市的自愿与非自愿就业流动与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就业者从国有部门进入市场部门的选择性流动模型,用以阐释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转型如何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变化。2000年在中国一些城市所做的调查显示,近些年来就业者进入市场是由两种不同的机制所驱动:一些人是自我选择的自愿进入,以求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另一些人则是由于下岗而被推向市场的非自愿进入。其结果使得市场部门从业人员的异质性较之以往显著增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们通常所观察到的市场部门从业人员收入较高这一现象,仅局限于后期自愿进入者这一社会群体。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一步揭示出,后期进入市场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效应与市场进入倾向呈负相关。那些本来就在国有部门干得很好的人,进入市场部门的倾向性较低,然而一旦其选择进入就会获益最多。  相似文献   
963.
从企业信息化应用角度出发,应用域映射理论和方法对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关系进行分析,在深入研究企业建模和信息系统开发建模的基础上,提出管理域和信息域的互映射机制、过程和方式,进而提出信息化平台匹配理论,并对映射一致性的测度方法进行研究,以此作为信息化产品选型过程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4.
后勤管理是企业保持运营效率和运营秩序的保障,是企业经营的润滑剂,本文从管理实务的角度,探讨了后勤管理创新中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965.
本文探析了人力资本结构的定义与类型;研究了人力资本结构的形成机制;分析了人力资本结构影响经济发展的四种效应:互补增值效应、水平外部效应、结构外部效应和动态匹配效应;并重点基于"匹配性"的视角,探讨了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66.
军校教员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主体,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达到与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相匹配目的,是一个值得细致研究的问题。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多层复合的专业知识结构及综合教学能力是军校教员专业素质与素质教育实现匹配的根本途径和要求。  相似文献   
967.
本文在能岗匹配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本人的朋友郭某在企业里发生的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分析企业在员工的升职问题。郭某在企业里由于业绩突出而得到升迁,却因为能力不足以胜任新职务而困惑,陷入了彼得陷阱。本文从岗位分析.彼得陷阱.因岗选人还是因人设岗几个角度分析了郭某的处境,并对企业内部如何提拔员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68.
鉴于高速铁路行车的特殊要求,指出在机车-线路系统相互匹配的基础上,应从路基、地基角度出发严格控制轨面变形,以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与舒适。同时,对高速铁路路基的断面形式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9.
<正>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浪费广告费的情况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周围发生着。不适当的聘请明星。举例说来所请的明星与产品“不对号”,例如销售家电产品,却请了一个适用于化装品的明星;所请的明星没有用充分,用到位,例如花巨资请了一流明星,却舍不得花相匹配的资  相似文献   
970.
以一个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为背景,针对其业务特点探讨了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非常实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