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丧歌演唱是现今湖南新化县丧葬民俗中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活动内容。从其内容看,以劝善惩恶、弘扬忠孝为主;从其形式来说,它有着一整套约定俗成的演唱规则;从其整体来看,体现出梅山文化中丧葬习俗中鲜明的民俗特征。  相似文献   
72.
庄子“吾丧我”思想是《齐物论》全篇的精神内核,对于当前的绘画创作与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性。首先,分析历来学者对于“吾丧我”的各种解说,力图准确把握其含义。其次,回望西方绘画创作历程,分析西方绘画创作与“我”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再次,比较庄子“吾丧我”思想与海德格尔的“无蔽真理”观的相通性。最后,运用“吾丧我”思想解读法国绘画大师保罗·塞尚的绘画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73.
“天籁”是《庄子·齐物论》中的一个重要寓言,自古注《庄》者对“天籁”之意涵众说纷纭.通过对这些解释的批判性考察和“天”之意涵演变的梳理,可以发现:“天籁”之“天”是万物之存在依据,而“天籁”即万物,其为“天”之显现自身的手段;只有通过“因是”等修养工夫,我们才能聆听到“天籁”之声.  相似文献   
74.
《哀郢》题旨与《哀郢》篇名是否为屈原自拟有关。从《九章》及其诸篇命名来看,《哀郢》篇名可能为汉人所加,这种情况下“哀郢”的命名应与当时人们眼中的屈原流放经历密切相关,这也是明清之前普遍认可的对《哀郢》题旨的解释。然而这一解释主要基于汉人对屈原之放的认识,与作品本身内容并不完全一致,这为后人重新解释屈原放逐背景提供了充分的阐释空间。出于对汉人解释的补救或反拨,明清之后诸多新说大都细致阐发屈原放逐背景,并与《哀郢》篇名相联系,较之汉人进步明显,但它们由后人视角出发,史料论据多不足,常存在附会理解。若《哀郢》篇名为屈原自拟,从历史背景和文本内容来看,哀郢当与怀王客死归葬联系紧密,取《周礼》“以丧礼哀死亡”之义。《哀郢》以哀郢都怀王之丧葬始,哀自身流放不能返回郢都终,屈原自拟《哀郢》篇名当隐括此义。  相似文献   
75.
陈玺  何炳武 《人文杂志》2008,(3):165-171
尽管匿名告人严重违反唐代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但告密盛行的政治环境,客观存在的立法缺陷,以及险恶幽暗的世道人心,是唐代匿告风气盛行的重要原因.唐代处理匿名投书遵循一般案件即时焚毁;反逆案件闻奏听裁的基本策略.同时良贱、尊卑等身份因素又是量刑时必须参酌的法定情节.历代律家为为禁绝匿告现象虽苦心经营,屡作变通,但唐律技术层面存在的先天不足却始终无法彻底克服,以致后世立法只能勾勒出回归唐律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76.
上博简<郑子家丧>中"使子家利木三寸"的"利木"一词,学术界有"梨木"和"离木"等不同的解读,但都存在问题.文章结合上下文和古代葬具用材的有关资料,认为应该读作"厉木",意思是"恶木",即贱劣之木.  相似文献   
77.
内容提要本文对三件秦戈和一件矛上的铭文作了考释,倾向是秦武公嫡长子“白”所作的兵器。  相似文献   
78.
长阳土家“跳丧”习俗有着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直至现在仍然极其完好地保留了其原始风貌,长盛不衰。对“跳丧”历史和现状进行描述,并从得天独厚的传承环境、坚实的传承支点和正确的传承导向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9.
贾母临终前对贾府受查抄的劫难进行忏悔自省式的回顾总结,认为贾府的沉沦是自己不教子孙所致,遂决定将《金刚经》发送于人,意在加强对贾府主仆上下的教育.贾母去世后,王熙凤为其主丧时,上下指责,左右抱怨,指挥失灵,大失人心.此番与昔日协理宁国府为秦可卿主丧时威重令行、有杀伐决断的情景相比大相径庭.究其本源,概因“法不治亲”所致.这两件事于今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80.
周代通行三年之丧,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行之。但实行的具体情况与《仪礼·丧服》所载稍异,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死板,居丧期间也可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三年丧于周代存在地域上、社会等级上的差别,其内涵也是在不断充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