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简析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4):31-33
近代以来 ,随着大批关内人民流入东北 ,东北近代城市逐渐兴起 ,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 :一是旧有城市在原有基础上开始向近代迈进 ;二是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三是原有的一些驿道中枢或军事重镇 ,由于交通运输路线的变更以及政府政治、军事目标的改变而渐趋衰败。近代东北独特的社会环境对城市的兴起有巨大影响 ,从而形成近代东北城市的以下特点 :第一 ,近代东北城市 ,尤其是新兴城市的人口主体是外来移民 ,而非本地人口的自然增殖 ;第二 ,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于铁路、码头等交通线附近 ,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第三 ,近代东北城市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 相似文献
12.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努力抗争;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唤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相似文献
13.
关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种认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第一种是近几年提出的,是一种新认识、新观点。第二种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认识,符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本文仅就第二种观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毅武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5):525-531
旧中国的国情及社会性质究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是一个仍然的理论与实现意义的重要问题,旧中国国情的封建主体性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深刻认识旧中国“半封建性”与“半殖民地性”两大基本特征,对于正确总结中国新民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1930年代既是上海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繁荣发展阶段。由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叶灵凤等组成的现代派群体在半殖民地的都市文化语境中,热衷于现代都市生活,执着于先锋艺术追求。在他们的文学想象中,都市摩登女性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表征,男性主人公则大多仍背负着东方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徘徊于现代都市,从而标识了创作主体文化身份的复杂性及其在东西文化冲突中的尴尬与焦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半殖民地语境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派——新感觉派。在刘呐鸥、穆时英声光魅影的都市风景线中,女性形象成为喻说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叙事图景。新感觉作家们正是通过"现代尤物"的形象构型,表达了对都市的疏离与困惑,完成了身处在西方殖民主义视阈下的知识分子对民族想象的寓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实践中,不止一次地碰到这样的问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对此,同学们乃至学术界的看法是不尽一致的。下面谈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马克思指出:“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不知要深重多少倍。”与印度一样,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使得中国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展现在中华民族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有“资本制”“殖民地化”“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诸说。“资本制”说与托派观点雷同,未能久立;“殖民地化”说是通用说法;“半殖民地”说是次通用提法;“半殖民地”“半封建”组合顺序不同代表着人们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地位、影响之大小强弱的不同认识。共产国际内部意见不一,造成中共意见的模糊和分歧,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异说纷呈。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上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说。有鉴于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抗战时期,特别是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渐渐趋同“半殖民地半封建”说。然而,仍有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说者,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在“反帝反封建”主张前提下和而不同的学术气度。 相似文献
19.
近二百年以来,中国历史出现了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 (一)19世纪是中国丧权辱国的世纪.帝国主义列强频频入侵,蹂躏国土,割地赔款.国家蒙耻、民族受辱、经济凋蔽、民不聊生.中国已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20.
旧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究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仍然是一个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新中国的成立,表明旧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但是,旧中国国情"半封建半殖民地"基本特点的历史沉淀性与遗传性仍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其中的不少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处置,仍然关系着对旧中国国情基本特征的认识.因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封建国度里,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反封建的任务自然是沉重的,万万忽略不得.这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