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曾统计,1892年至1913年间,即中国的半殖民地时期,翻译作品占了中国出版的书籍总数的2/3。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翻译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了何种作用?通过研究分析当时中国以翻译为媒介,被动接受与主动引入国外文化的过程与活动,发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民族文化在翻译的"摧毁性"和"重生性"作用影响下,历经了一场"劫难",而又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62.
赛珍珠后殖民主义意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虽一生关注父权文化下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却并不被西方女性主义所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其作品选材于地处第三世界的中国,二是作品对中国妇女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在既定环境下独特挣扎的描述超出了西方女性主义经验和想象范畴。这恰恰体现了赛珍珠超前的后殖民主义意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情况决定了赛珍珠笔下的女主人公不可能变成西方的“娜拉”,否则赛珍珠的小说就脱离了中国社会真实,没有任何信度可言。  相似文献   
63.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逐步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当时,因历史的局限,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分析中国衰弱的原因时,认为是科技落后所致,大刀长矛无法对抗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而科技落后在于教育落后,教育落后则是由于汉字难学、难认、难写,因此,要救国就首先要从改革汉字着手。  相似文献   
64.
易杰雄 《学术界》2004,(3):19-34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讲,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是不对的,是造成我们在实践中主要是"左",同时也有右的认识根源.其实,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就是一个封建社会.从动态上,可以把其性质说成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但其中资本主义成分极小.殖民地是说明国家地位的,它与羊独立相对.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我们第一步的任务应当是彻底消灭封建主义,使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要完成这两方面的任务都是极其长期艰巨的.建国后,我们很快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想彻底消灭资本主义,这使我们主要表现为"左",而消灭资本主义用的武器名日马克思主义,而实质上是不少被封建化了的东西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使我们也总是存在着右.赶走侵略者完全正确,但忘掉我们还必须向资本主义学习,这是"左";在向他们学习过程中,忘掉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把社会主义搞得更好,放弃必要的立场,不斗争,是右.  相似文献   
65.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活动,构成了对中华民族生存最严重的威胁,将中华民族推入了亡国灭种的深渊。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各阶级、各阶层或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或直接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也成为民族觉醒的主要标志。回首这段历史,仍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6.
关锡飞 《南方论刊》2004,(12):53-55,10
《阿Q正传》描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不能真正觉悟,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阿Q正传》的社会意义,正是在于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国民性,反映了当时国民的愚昧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为革命者研究国情制订革命策略提供了极好的依据。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的接受史,这个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6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着"半殖民地半封建"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成为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两半"概念形成的争论、"两半"是否为合适的社会性质表达以及"两半"中的"沉沦"与"上升"等诸问题是其中的核心。经过诸多学者的共同探究、彼此辩难,学术界在许多方面获得共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也得到充分表达,共同推进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