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4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58篇
人才学   10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73篇
理论方法论   183篇
综合类   1746篇
社会学   415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农学冠同志是一位勤奋耕耘于少数民族文学领域的壮族学者,其精力笔力凝聚于盘瓠图腾神话,并且用民间文学研究家的思维和研究方法研究壮族作家文学,将岭南本土神话同闽台、云贵川,甚至跨境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文化作比较,以考察中原封建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交流情况,以求得更科学、更全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肖平 《四川省情》2004,(1):24-25
迄今为止,我出版的六本书都是关于四川的。内容分别从我出生的小镇、现在所居住的城市,一直到整个富饶而美丽的天府之国,似乎把我的成长、我的生命轨迹、我的所思所爱全部呈现出来了。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十分“恋家”的人,我喜欢观察  相似文献   
13.
14.
15.
略论东南亚华族的族群认同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战以后 ,东南亚华人的国家认同 ,逐渐从认同中国转为认同于当地 ;其族群认同也从认同于中华民族转为认同于华人族群。各国华人的族群规模、经济实力、凝聚力 ,以及当地国政府的华人政策的不同 ,其华人族群认同的发展过程和走势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趋势是融合于当地社会 ,或作为族群之一构成当地国家民族的组成部分 ,或是同化于当地主体族群。他们作为东南亚人 ,在今后很长时间中仍将保持强弱不等的华人族群认同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的小说,表现了中国北方农村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历史变迁,战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是文本的基本框架。但在历史的波涛和底层中,又隐含着一个广大的、复杂的民间社会和一种民间文化形态。作家坚定地站在民间立场,逼真而深刻地描绘了民间世界从破碎到沉潜的悲剧命运,从中也折射出赵树理从“辉煌”到“末路”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抗战初期的报告文学看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以初期而论,并非所有的人均如以往所定论的那样处在一种“廉价的乐观”之中。他们通过对民族灾难、国民觉悟、政府现状以及敌寇心理的不断思索,逐渐地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形成了较为成熟与一致的认识。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准确地疏理出其后抗战文学之所以能够走向蓬勃与辉煌的脉络,并且寻找到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华文作家曾沛的短篇小说集《行车岁月》的两大特色:一、塑造众多小人物形象,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作用。二、以人物情感线结构作品,并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主要手法为:剪裁别致、视角多变、技巧多样(制造悬念、误会巧合、情节反转、放射组合、时间推移顺理成章、参照对比引人深思等)、语言简洁明快,蕴含人生哲理。《行车岁月》是一部反映大马社会现实,揭示人生真谛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在城里多吃橄榄球形的橄榄。色黑、味甜而深重,一吃就令人想起南洋的腹地,有椰树般风情的地方,不禁产生种种遐想。当年看芭蕾舞剧。南洋华侨洪常青,肤色如一枚橄榄,他是一身雪白的南洋服一手持一顶盆形的遮阳帽,踏着沙滩海浪从那遥远的地方来的。当他解下逃奴吴青华,并为这位绝色少女抚平伤痕之时,我们懂得了怜香惜玉是橄榄色的,那也可以算是英雄本色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赖伯疆 《学术研究》2007,(1):136-140
印尼华人外文文学发生于19世纪中叶,为印尼文学的产生带了头,在马来文学的革新中起了先锋作用。印尼华人外文文学涉及重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问题,揭露社会弊端和邪恶势力,表现各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生活,反映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反映社会底层的各族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艺术形式多样,语种丰富,读者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