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80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简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昌起义爆发后 ,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 ,各省代表会应运而生。与会代表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民国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制定建国原则、建立统一政府、指导南北和谈等方面作了卓越有成效的工作。各省代表会是武昌起义至中华民国建立这段历史之间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并对推动辛亥革命的深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2.
古敏 《中外书摘》2009,(4):60-63
这是一位“处世无奇但率真”的帝国女人。她敢于冒着骂名、目着屈辱地宣告亡国,以此了断了南北对峙。这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勇气,还是一种深怀母性之光的宽容。  相似文献   
73.
省劳动保障厅召开座谈会,热烈欢迎向志雄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一行圆满完成任务从京归来。报告团满怀对向志雄同志的深切感情,强忍悲痛,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精神,在劳动保障部召开的向志雄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分别从向志雄同志的同事、生前服务对象和亲属的角度,以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追忆了向志雄同志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不仅使在场的同志听后感动不已,而且通过电视将向志雄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74.
1910年代北大已草创了现代中国的学科基础,但其在1920年代初"五四"落潮后明显衰退,所幸知识界并未就此停滞:此时大批学人南下,东南大学迅速崛起,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现代学科的基本体系;1925年,东大日乱,大批名流北上,清华因之顿然勃兴,并很快促成中国现代学术的格局基本成型,形成了一批原创性的文化精品。低迷有年的北大,在1931年蒋梦麟、胡适主校后亦得再起。至1930年代初,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基本实现。由于东大和清华的带动,南北两个名校群先后出现,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开始初具国际影响。这是个"学术现代化"的过程,亦是中国知识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和中国学术团队纵深嬗变的过程。它得力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得力于坚实的人才储备,得力于高效的人才流动。而这流动,又得力于优良的大学制度,得力于宽松的民政制度,还得力于那批横跨政学两界的"两栖人"。这一"南北问题"是现代中国知识界南北互动的典型写照。此问题异常繁复。其过程与中国留学生的归国浪潮基本吻合,并尤其受益于千余名庚款生。后者使得南北大学在1920年代全面崛起,促成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和现代中国知识共同体的成长。抗战胜利后,社会政治的鼎革促使其瓦解,南北问题遽尔终结。  相似文献   
75.
隋代统一为南、北诗风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时机,隋诗承南北诗歌之余绪,渐有合其两长、去其所短之趋势.但是,隋代统一之于文学的影响并不全在正面,隋代的政治环境以及杨广个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南北诗风的融合,隋代诗人的地域局限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6.
77.
78.
戴勇 《科学发展》2022,(6):66-74
上海以产业和研发为核心,推动“南北转型”已取得较好成效,但主导产业转型的创新链培育需要进一步强化,老工业基地转型的价值链升级动能需要充分发挥,创新要素的产业链集聚能级需要继续提升,转型建设的政策链需要南北呼应,转型的软实力需要加强打造,创新创业“地方品质”建设需要补课。  相似文献   
79.
维吾尔近代集市贸易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维吾尔族人素以善经商著称 ,在历史上就有关于他们经商才能的描述 ,如《新疆图志》中说 :“新疆土著缠回 ,好贾趋利 ,甚于汉人 ,常越境行贾 ,以土货往 ,以洋货归 ,时获盈利。”① 维吾尔族商人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 ,活跃于各种贸易场所。而在新疆维吾尔人聚居的地区 ,定期的集市贸易 (即巴扎 )更是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此处人人都可成为卖者 ,也可成为买者 ;它既是交易场所 ,又是娱乐场所。每逢巴扎日 ,维吾尔老乡穿红戴绿 ,赶着毛驴车 ,载着土特产 ,喜气洋洋地来赶集 ,吃足玩好 ,直至傍晚才回家。对于远居于穷乡僻壤的老乡 ,…  相似文献   
80.
倪豪梅 《中华魂》2015,(1):55-56
我是上海团校1964届新疆班的学员,赴新疆屯垦戍边整整过去了50年。50年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忆往昔,峥嵘岁月。50年前,我们作为十万上海知识青年中的骨干,意气风发、壮志豪情,奔赴祖国西部边陲,建设新疆,保卫边疆。在塔里木、在准格尔、在阿勒泰、在昆仑山下无私奉献,为国担当,共同谱写了建设新疆、艰苦创业的壮丽诗篇。在天山南北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我们就像一颗颗顽强的种子,终于长成了一排排防风播绿的大树。新疆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