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434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清代初期画坛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早年抗清,失败后誓不入仕,隐居武进老宅,倾情诗书画,既为谋生,亦是萌志。中年赁居常州城中白云溪畔,先借画室,后扩为家,并终老于此。文章阐述了他与另一书画大师王翚艺术互慕、事业相助的终生友谊,总结了其绘画艺术特色,即独创“没骨花卉”技法,并引领“常州画派”风靡清代早中期神州画坛。  相似文献   
12.
周红华 《职业》2014,(30):83-83
笔者结合青田石雕技艺的特点,借助古典诗词的教学,通过对诗词中色彩、意境、典故的讲解,深化石雕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诗意。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朱自清先生一生耕耘不辍,大胆开拓,敢于超越,他的散文创作以诗画入文,融诗情画意于文中,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和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体现了艺术家崇高的人格修养和艺术内涵,作品不仅有独特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内涵美,这是他的作品历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如画”作为自然美学领域的重要审美模式被运用于自然、人与社会多种对象的审美观看中,其观看方式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权力意图与立场表达,透过审美活动赋予自然美意识形态性。在“如画”审美的凝视下,自然对象被转译为审美形式的物性集合,自然美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合理性话语的审美表达。“如画”审美刻意忽视自然环境中劳动者的真实境遇,自然美被塑造为精英阶层的特权,潜在地维护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既定秩序与生活方式。同时,“如画”以仰视的方式将自然美打造为民族记忆与情感的神圣凝结,构建多民族文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当代,“如画”嬗变为“超真实”的幻视,在拓展自然美边界的同时也消解了自然美的物性根基。面对“如画”观看的弊端,“生活世界化的自然”肯定了人与自然的根源性联系,为推动自然美的意识形态性与本真性走向平衡提供了启发,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审美融合。  相似文献   
17.
宋代宫廷花鸟绘画承袭五代余绪,以富贵为特色的黄氏绘画流派为宫廷主流,以野逸为风格的徐氏绘画流派主要流行于民间,但两种风格的绘画在宫廷绘画实践中已有妥协互动趋势。活动于北宋中期的长沙艺人易元吉,既是一位优秀的民间画师,又曾征召入宫廷绘画,开创了宫廷花鸟绘画与民间花鸟绘画成功互动的典范。北宋时期我国传统绘画艺术达到极高的艺术成就与这种艺术上的不同流派之间的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蒋龙并不是一个善于长篇大论的讲述自己艺术观点的人。他的作品里蕴含着一种思考,这种思考不是靠理性的说教折服人,而是靠情感的温度感染每一个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毫无生疏感,我和他随意而放松地聊着天。尽管其间很多的话题并不涉及他的某一件具体作品,但在他朴实的话语里我还是能很轻易地捕捉到一个青年艺术家内心的干净与执着。SHMJ:听说你刚刚从西藏旅行回来,这次花费了多长时间?一路上有什么收获?  相似文献   
19.
毕摩画是彝族传统绘画之一.本文从艺术文化学、美术学的视角,研究分析了云、贵、川三地彝族毕摩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彝族人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间的关系,着重探讨出了四川凉山彝族毕摩画至今还保持着"原生态",而贵州、云南彝族毕摩画正向"现代彝族毕摩画"的形态过度与变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会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国内画坛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规模之大,活动时间之久、组织机构之完善堪称一时之最。画会成立之后,以其明确的理念诉求,开展览、编刊物、办讲座,以及赈灾济困、书画救亡,积极而又高效地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与社会活动,为继承传统、发扬国光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