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6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0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15篇 |
丛书文集 | 226篇 |
理论方法论 | 22篇 |
综合类 | 396篇 |
社会学 | 62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证据收集的角度对非法证据进行了界定,将非法证据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手段收集的证据;另一种是并未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构成侵犯,但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收集的证据。因此,不同于其他国家以人权保障为要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期待,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然会推动执法意识、程序规则、侦查体制等多方面的变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22.
陆新淮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制度的中央集权和至高无上的神权、王权统治,形成集侦查、起诉、审判三大司法职能三位一体的侦查制度.在权大于法的人治制度下充分体现皇权威望的审判和刑讯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其功能被人为地极度扩张,与之适应的讯问、拘留、逮捕等强制性侦查措施和唯心的"言证"制度得到高度的发展,野蛮的刑讯逼供取代科学的侦查方法,严重束缚中国古代侦查揭露、证实犯罪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3.
律师辩护权反映着一国的法治状况和公民权利受保障程度。修改后的刑诉法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将律师辩护权延伸到了侦查环节。保障侦查环节律师辩护权从应然走向实然、从法律文本落实到执业实践的关键在于培育律师的职业自主性——自立、自律和自信。 相似文献
24.
侦查一体化是现有中国检察制度体系框中实现的检察工作机制的创新,本文对基层人民检查院在侦查一体化中定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5.
2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庭审实质化,但庭审实质化仅单向强化了错案过滤功能,加之审判者的深层认知心理因素、证据信息在诉讼进程整合中的有罪强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实质化的庭审程序仅能适用于少量案件等,其对实体公正的整体保障作用将是有限的。英美对抗式审判仍产生了大量错案即为明证。解说当前改革的两种代表性意见都高估了庭审实质化的作用,提升实体公正水平应贯彻"侦查重心主义"。此概念与传统的"侦查中心主义"不同,可以融入当前改革,并要求深化改革。贯彻"侦查重心主义"要求对侦查行为进行程序控制;防止以虚假供述为主要目标强化辩护人的监督权;并强化侦查录音录像,为还原侦查过程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7.
曹绍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84-86
刑事初查制度在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初查手段有限,影响成案率;初查计划不具体详细,不具有针对性;不注意初查的保密问题,影响办案效果;证据固定意识不强,影响案件质量;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出现安全隐患。应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加强线索评估,提高线索可查性;制定周密计划,寻找初查突破口;强化规范取证,确保案件成案率;严明初查纪律,强化取证秘密性;注重技术侦查,提高初查科技化。 相似文献
28.
提前介入制度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有其存在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也有其必要性.对刑事侦查的质量和刑事诉讼效率的提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提前介入制度与侦查保密制度、回避原则的冲突之处,是可以解决的,这有待在制度的设计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9.
30.
2012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将技术侦查作为单独的一节进行了规定,这是技术侦查法治化发展的里程碑,对于人权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从此,技术侦查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取得了合法性,通过技术侦查取得的材料具有了证据资格,有关的法律程序也进一步健全;但是,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技术侦查的规定也存在概念模糊、适用范围单一、适用条件宽松、证据材料使用不科学等问题,在实务操作中易导致技术侦查权的混乱、滥用,从而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需要明确技术侦查概念,正确界定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控制下交付的关系;规定技术侦查合理的适用范围标准和严格的适用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在保密的同时保证被告人的知悉权、质询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