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56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管理学   1753篇
劳动科学   77篇
民族学   1236篇
人才学   768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6037篇
理论方法论   1150篇
综合类   15896篇
社会学   2435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56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525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419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899篇
  2014年   1844篇
  2013年   1602篇
  2012年   1901篇
  2011年   2005篇
  2010年   1953篇
  2009年   2067篇
  2008年   2232篇
  2007年   1708篇
  2006年   1551篇
  2005年   1446篇
  2004年   1405篇
  2003年   1147篇
  2002年   1080篇
  2001年   927篇
  2000年   770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儒商》两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儒商》做了论述,先是肯定作家贴近中国社会现实,与生活的热点同步的创作态度;次则指出其“戏剧性”叙事语态,是为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62.
63.
李菲扑到王敬的怀中说:“如果没有你,我真的会承受不住这个打击,会垮掉的,我会用自己的爱来回报你的。”王敬久久地凝望着她说:“我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我是心甘情愿的。”  相似文献   
64.
席勒的思想中,存在着对宗教的批判和赞扬的矛盾。席勒相信人的自由和美德及神的存在,世俗的宗教压抑人的自由,所以受到席勒的批判,而作为审美假象的游戏的宗教,对人性的和谐起着导向作用,因而受到席勒的赞美。在席勒看来,人性的和谐并不是审美教育的完成,真正自由的人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需要借助于崇高。而代表人类神性的宗教,作为一种典型的崇高,实现了人类的自由、美德及神性的统一,对人类的精神起着提升作用,因而得到席勒的充分肯定。以人性的完善为准绳,席勒批判否定人性完善的世俗宗教,赞扬肯定人性完善的神性宗教,这就是他在宗教观上产生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凯瑟琳.安.波特的中篇小说《老人》在时间结构、叙述视角以及人物话语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米兰达对艾米姑妈的悲剧故事的了解过程这一主线展开。通过这些叙事策略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66.
邹振霞 《理论界》2006,(5):252-252
教师点拨艺术是我国教育改革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在小学教育教与学这一矛盾中,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始终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导方面,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点拨艺术占有很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7.
在书籍设计中,要考虑到第一感觉的新鲜、强烈,第二感觉的准确体现书籍内容,以及第三感觉的耐人寻味。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书籍才有竞争力,书籍艺术中的求“雅”才不是空的、虚的。  相似文献   
68.
夏太生 《学术交流》2006,(8):160-162
孤愤意识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的主体意识。然而追根溯源,究竟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孤愤意识的作家,这个问题鲜有人论及。屈原是第一个在文学作品中系统表达孤愤意识的署名作家,是中国孤愤文学之祖。屈原的孤愤诗作的美学价值在于具有悲壮、崇高的悲剧美,桀骜不驯的个性张扬之美,香草美人的意境之美,眷念祖国的情感之美。屈原的孤愤文学作品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后世无数的作家多受其熏陶,孤愤意识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69.
<伊利亚特>中大量的史诗明喻是构成这部史诗雄伟壮丽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荷马史诗明喻的喻体都取自自然物象和与古希腊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和事务,显得原始古朴、苍劲雄奇,生活气息浓烈,极富人情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由于这些特点及其较强的叙事功能,史诗明喻遂成为一种优美的语用传统,这种传统在以后的史诗中能明显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分析,论证文学翻译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再创作。无论是创作冲动、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达,文学翻译与艺术创作都具备同一性。但是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文学翻译受到原作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提倡创造性翻译,以实现译者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