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298篇
劳动科学   88篇
民族学   55篇
人才学   197篇
人口学   54篇
丛书文集   1081篇
理论方法论   319篇
综合类   3369篇
社会学   564篇
统计学   47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登上珠峰大本营就像是走入了一个黑白世界。这里的景色只剩下岩石、冰雪、以及灰蒙蒙的天空。而几个试图在淡季登顶的登山队所搭起的圆顶帐篷则是这里仅有的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32.
基于多维效应的能源效率评估使人们在达到经济增长目的的同时兼顾能源安全、竞争力、环境、社会和技术的可持续性。论述能源效率内涵演化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将能源效率的内涵扩展至多维效应。以非参数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为例,研究基于多维效应的能源效率评估方法的演化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采用DEA方法对基于多维效应的能源效率进行评估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3点:能源效率的内涵不断延伸;DEA模型向非导向非径向模型转变;能源效率评估的研究维度不断扩展。对多维效应的能源效率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还需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3.
134.
精密工程测量是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的施工测量结果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施工测量既是技术课题又是管理工作,其质量管理与咨询评估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本文阐述了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质量管理与咨询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5.
对反腐倡廉建设开展效率评估,不仅有利于改进和提升反腐倡廉的效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进程,还能为反腐倡廉形势评估开辟一个独特的视角。文章在综述国内反腐倡廉建设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反腐倡廉效率评估的必要性;并基于反腐倡廉建设目标与特点分析,论证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反腐倡廉效率评估的适用性;参照学术界已有的成果,结合实践逻辑构建了反腐倡廉效率评估指标体系;阐述了数据包络分析的模型选择及运算过程。  相似文献   
136.
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模型被协助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研究表明,计算机模型之所以能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它允许政策制定者在虚拟世界中先行先试,这与随机对照试验(RCT)和政策试点相比无疑具有更大优势。在政策建模实践中提炼出的一般性经验包括:设计和使用模型的最大好处在于它提供了对政策的解读而不仅仅在于它所生成的数字;模型是在一定的抽象条件下设计的;尽管有时会缺乏用于校验的相关数据,但建模仍然是有价值的;建模的协作性要求使得模型被用于满足建模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目的的可能性增大;需要注意建模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需要仔细考量公共政策建模涉及的道德问题。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政策建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如想将其潜能充分释放,则需要将计算机建模与政策制定的内在文化相融合。  相似文献   
137.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需求的增长,各国无不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可燃冰是世界上能量密度高、储量丰富的新能源之一,其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可燃冰的开发存在着技术不成熟、规范不完善等诸多困难,还具有加剧温室效应、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地质灾害、跨界环境损害等环境风险。此外,权属争议和成本高昂的商业化风险,仍有待国际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对可燃冰开发的法律问题研究宜从项目准备、风险预防和事故治理三阶段入手,针对其可能引发的风险问题,在国际法层面上,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条约和国际习惯法对其开发进行规范;在国内法层面上,结合各国经验,分析中国的可燃冰开发存在的问题,即专业性法律规范和环境损害的补偿机制的缺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陷。总之,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应以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的利益平衡为核心,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可燃冰开发的立法、改进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38.
社会风险不能等同于刑法危险,但二者存在动态交叉关系,社会风险可以通过刑事政策转变为刑法中的危险。风险刑法首先是现代刑法应对风险过程中"自觉"的结果,是现代刑法体系的同质组成部分。从贝克划分社会形态的时间考虑,我国早已进入风险社会,且是全面而非局部风险社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使我国社会风险在质上表现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在量上表现为风险的相对增多,从刑法的应对上来看,似乎只能选择刑法提前介入。风险刑法理论的中国展开应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出发,前者旨在突出风险刑法的教义学研究,后者需要从社会风险自身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刑法体系,以期防控风险、创造安全。  相似文献   
139.
船舶航行风险是由各种风险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综合 HHM-RFRM 理论,构建船舶航行多维风险情景危险度测度模型,以风险因素耦合视角探讨船舶航行风险管理问题。在船舶航行多维风险情景危险度测度模型中结合贝叶斯定理,对船舶航行风险情景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化过滤、评级。最后以大连港某从事商务活动的货船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只能评估单个风险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此评估方法克服了这一局限性,为船舶航行风险管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