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杨耕 《学术研究》2008,(4):16-24
我之所以如此"钟情"哲学.并不是因为哲学"博学",无所不知.实际上,"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赫拉克利特语),而无所不知的只能是神学.历史已经证明,凡是以无所不知自诩的思想体系,如同万世一系的封建王朝一样,无一不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52.
孔定芳 《浙江学刊》2006,(2):118-127
鸿博之征促成了遗民社会的严重分化.除部分志节坚贞者拒绝应试以外,亦有部分遗民一改从前之强项不屈,或出而应征,或先拒而后附.这种分化说明,明遗民已然发生深刻的观念蜕变.  相似文献   
53.
本文就厚德衡水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一般性探讨,并基于对厚德衡水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析,就如何切实发挥厚德衡水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以服务党委决策,促进衡水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4.
以《孔雀东南飞》中女性为审美观照,对古代传统女性美德予以剖析,树立现代女性厚德新风。  相似文献   
55.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师道思想。需要从中挖掘出有利于当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学技能提高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传统师道对教师个人德、业、学、品、行等诸方面都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 ,仍然对当今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 ,诸如过于讲究师道尊严、唯师是从、恣意雕琢等封建糟粕仍然发挥着消极作用。剔除其糟粕 ,以使师道传统发扬光大 ,这也是探讨中华师道传统与现代教师素质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6.
博学传统是历史学科基本特点的体现,是历史通识的要求;从知识论上说,是一个时代知识多样性对史学家的要求。历史学的博学传统是在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特点直接影响史学博学传统的形成与变化,而博学传统促进了史学的开拓与发展。到了近代史学博学特点与史学近代化相联系,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历史学的博学传统带上时代的特色。注意博学传统,创新史学是振兴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7.
正文之前的闲话金应熙似乎是一个颇有争议性的学者。比如说他是否“背叛师门”,又比如说他在学术上的“定位”等。但有一点应元异议,他是地道的“港产”学者。中学读的是“名牌”的英皇书院。在香港高中会考中名列榜首;大学读的更是港人所公认的香港大学,年年都考第一;获奖学金;  相似文献   
5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技术工人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变的非常迅速,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职能定位变的格外重要。校长的使命也越来越重要。建设一所优质学校,校长不能靠复制、粘贴一些名校的优秀办学经验来解决,而是要立足本校,基于历任校长的经验,传承和引领发展学校文化,即在对教育现状进行客观分析的同时,不断加深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认识和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9.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士人的归隐现象屡代不绝,他们以自己的精神境界构筑了心灵的家园,以对政权的背离另辟世外桃园.清康熙朝博学鸿儒大部分以辞官归乡、读书著述为最后归宿,其"难进易退"应属于一种归隐.博学鸿儒归乡后宦情淡泊,怡然自得,在经史之学与友朋的唱和中探寻儒者之道,传承民族文化.鸿儒在文化上对明遗民志向的继承,使其归隐较之陶渊明要内心平和,而招录为官的经历,又使其较之明遗民的许多激烈方式要平淡和持久,且对乾嘉时期的"学者社会"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0.
但有一点我想不通的是,金应熙能够背诵那么多诗词,我却从未见过他的诗词作品。不知是否正由于他懂得太多(只唐诗就有两万多首),而他又太过追求完美,总觉得难以胜过前人,因而搁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