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6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533篇
劳动科学   101篇
民族学   273篇
人才学   174篇
人口学   238篇
丛书文集   2084篇
理论方法论   528篇
综合类   5970篇
社会学   2002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743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746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1052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1053篇
  2007年   808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2 0至 30年代现代女作家小说创作和茅盾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特征的比较分析 ,提出文学史上的男性主体作家 (从数量上来说 )中 ,取现实主义的客观、严峻态度进行创作的部分作品 ,有可能成为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鉴本  相似文献   
122.
为什么男人空间概念比女人好?研究发现,性激素分泌量是关键,当女性动情激素分泌量提高,视觉空间辨别能力会降低,若睾丸酮素分泌提高,辨识能力则提高,这种变化会随着女性月经周期波动。这是最近德国的豪斯曼教授在《行为神经科学》上发表的一项针对妇女月经周期对空间辨别能力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3.
那天.是我们东皋村大集.我抱着女儿冰儿站在路边看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我的目光被这样—个镜头吸引住了:在我左前方四、五米处.站着一位健壮挺拔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他面带微笑神色从容.正慈祥专注地望着零食摊前一位窈窕娟秀的姑娘。  相似文献   
124.
对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笔下的娜拉与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笔下的娜嘉这两个文学形象进行了分析比较。娜拉和娜嘉同是为了跟不幸的命运抗争,做出了离家出走的抉择,她们的出走表现了觉醒女性的反叛和坚强,但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娜拉的出走是绝望地逃离,而娜嘉的出走,则充分展示了知识女性的理智与自信,娜嘉比娜拉走得更远更清醒。  相似文献   
125.
侯洁 《人生与伴侣》2006,(12):19-19
因为担心化妆品的不良反应,很多成年人喜欢用婴儿护肤品,觉得婴儿用的产品温和,对皮肤没有刺激,比较安全,而且会让自己的皮肤像婴儿皮肤那样细腻娇嫩。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皮肤科冉立伟博士提醒,成年人皮肤的代谢状况和婴儿皮肤有很大的不同,婴儿护肤品并不适合成年人。  相似文献   
126.
从社会普遍关注的城市女性遭遇家庭暴力这个视角出发,分析和归纳了城市女性家庭暴力的含义、特征、危害,揭示了城市女性家庭暴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制止城市女性家庭暴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7.
在《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对中国妇女的婚恋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她描述了封建社会末期、军阀混战时期以及现代中国初建时期女性的不同婚恋模式,包括传统型、传统与现代并存型以及现代自主型,并由此揭示了中国女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命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8.
晓陌 《女性天地》2005,(3):50-51
女孩的妈妈大多比男孩的妈妈要操心,一样是养育孩子,似乎女孩脚下的陷阱比男孩脚下的多,女孩的问题比男孩的问题麻烦。其实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安全先来看一则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包头市莎木佳镇23名青少年纠集起来轮奸在校女中学生,一年内  相似文献   
129.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F0002-F0002
杨大文教授(1931-),男,江苏常州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所所长,《法学家》杂志编委。兼任北京人文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曾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妇女儿童专门小组成员,中国婚姻家庭建设协会副会长,民政部婚姻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律学习与研究》《法学家》杂志主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女性与法律”栏目特邀专家主持等职。长期从事民法学、婚姻家庭法…  相似文献   
130.
20世纪40年代初期,丁玲的写作显然呈现出有别于30年代的个性气质,这是她对自己在20年代的写作个性的一次回归.在丁玲个人的写作历史上,这次回归再次印证着她真正的文学禀赋对女性个体生存困境的揭示,以及敏感而细腻的传达能力.但由于当时的文艺气氛和丁玲的特殊遭遇,这种个性化写作很快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