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1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管理学   1499篇
劳动科学   83篇
民族学   158篇
人才学   307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3410篇
理论方法论   593篇
综合类   7693篇
社会学   808篇
统计学   19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993篇
  2010年   869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228篇
  2007年   968篇
  2006年   902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785篇
  2002年   650篇
  2001年   592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本文分析了在实施指令类言外行为的过程中,人们对语用原则的选择,归纳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人们在言语交流中顺利实施指令类言外行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具有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32.
从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在遵循中学数学教学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4条原则:1.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原则;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量力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4.探索与论证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3.
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分配正义观是建立在仁礼正义论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以礼义差等作为正义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34.
词语累赘与信息羡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羡余是语言运用中加强信息传递的手段。信息羡余有两种加强信息的方式 :音节扩充 ,解释性叠加。语病重复是语句结构上的累赘 ,是应该删除的多余成分。保留信息羡余成分是“求繁” ,是信息传递的足量原则在起作用 ;删除累赘是“求简” ,是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在起作用 ,如何把握繁简的度 ,是语言规范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当前 ,语言规范化领域存在打击面过宽的偏向。区别“信息羡余”和“语病重复” ,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凭借人们的语感 ,一是参照表达实际。有时 ,是重复还是羡余 ,分界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35.
在《TRIPS协议》中适用国民待遇原则 ,既要遵守《WTO协定》的规定 ,又要遵守《TRIPS协议》框架下各条约的规定。《TRIPS协议》中国民待遇原则适用对象的标准有国籍标准、居所标准和实质关联标准。《TRIPS协议》适应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6.
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二元对立原则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分析方法。运用此原则研究体现二元对立内涵的文学作品,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发掘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精髓。  相似文献   
37.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新闻真实性原则最基本的三组表现形态出发,探讨了搞好舆论监督的基本准则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8.
燕子 《现代交际》2004,(8):11-12
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有诸多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傲,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职场高手的“装”。“装”是一种策略,一种职业生活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39.
Grice认为会话是受规则或条件限制的,人们在会话时要遵循"合作原则"。但没有详细说明人们在会话时为什么经常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实话语的修辞性(话语的象征力量)弥补了合作原则之不足。话语不过是话语修辞者(或说话者)根据其修辞目的和语境,利用多种修辞资源对其受众表达思想或进行说服的行为而已。  相似文献   
40.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