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14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047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2168篇
社会学   188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从人性的界定、人性的倾向、人发展的决定力量、健全人格的特征四个方面,将"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与中国传统儒道两家的人性观进行比较,探讨其中国化的可行性及其中国化过程中会面临的阻力。  相似文献   
42.
王振彦 《南都学坛》2005,25(2):70-72
明代长篇小说在经历了神异化、传奇化、历史化的过程以后,作家们的目光转向了世俗和人间。这一转变,使小说作家的文学定位由以前的仰视天空或回首过去转向了对现实、对人生的描写。而那些叱咤于神话、历史和传奇故事中的英雄豪侠,诸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武松等人到了《金瓶梅》等一类世情作品中,便褪去了神奇的色彩,而被赋予了常人的属性,这是作家审美视角转换而导致的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43.
张爱玲继承中外人学的思想潮流,深入意识底层写"破坏"中的男性形象.通过描写精神空虚的失势遗老,浮华于乱世中的纨绔子弟,颓败灰暗的夹缝人物以及极度压抑心理崩溃的一批典型男性形象,集中体现出该时代男性在大破坏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社会价值的普遍缺失,导致人性中动物性欲求的极度张扬,社会属性的隐退扭曲,以及由此引起的人性失衡.  相似文献   
44.
在一个宗教与人性根本对立的历史时代,《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的爱欲追求,是超越自我、超越历史的人性追求,虽然难免陷入人性复苏与圣职羁绊的尖锐矛盾中。在获悉了克罗德的人生历程、情感交争的信息之后,我们便会豁然明白并确信:克罗德是一个从宗教魔爪中带着满身疮疤向外挣脱的人性追求者,他的爱情追求,是对人性存在的合理肯定。  相似文献   
45.
近年我国刑法学界,刑罚个别化原则正日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刑罚个别化原则有其内在的合理根基它在方法论基础上得益于近代犯罪学对刑法学的推动;在伦理内涵方面体现了人性关怀;在价值追求中实现了公正圆满.刑罚个别化原则不仅仅是一个量刑原则或刑法原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刑事政策原则.  相似文献   
46.
《论语》和《旧约》均立足于中西古代以畜牧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其包含的契约精神与仁爱主张既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古代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对于中西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体现了中西伦理价值观形成的悠久历史与传统。在《旧约》叙事中,上帝给选民的应许之地意味着以畜牧业为主的古代以色列人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意味着原始农业的开始。于是,在这样一个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简单的原始农业社会,上帝的言语行为无异于社会规范,并代表着自然法则,其与以色列人之间所立的契约也被等同于律书,并影响了古代近东各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但《旧约》在强调社会规范及其约束力的同时,却忽视了个人的内心修养和人性的塑造。与《旧约》同一时代的《论语》却恰恰相反地强调了个体修炼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故而站在修身养性的角度提倡“克己复礼以为仁”,强调了本心修炼对礼和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论语》和《旧约》蕴含的不同德性观与传统社会的农业发展和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的比较不但从根本上解释了中西传统道德价值观差异的历史文化根源,更是引发了当代社会对德性问题的追溯与思考。  相似文献   
47.
《鼠疫》和《白雪乌鸦》这两部作品均以鼠疫为背景,在这一特定的灾难情境中,"人性"这一主题尤为凸显。文章以两位作家在存在主义书写中的不同向度为中心,以人物形象为媒介,着重从人道主义、个人主义、德性伦理方面进行文本内部叙事者和受述者之间的比较分析,剖析两位作家在同类题材写作中的内涵性差异。  相似文献   
48.
《江西社会科学》2016,(4):132-140
英国黑人经历了从二战前的被迫隐身到当代逐步现身的过程,而在这历史长河中,当代英国黑人的总体变迁最为多元与复杂,尤其是在浩浩荡荡的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英国国内政策的调整,英国黑人不再是封闭、独立的个体,而是与英国白人的命运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在短短的60年间,英国白人和黑人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又主要体现在"黑人性"、"英国性"和"英国黑人性"三个概念的变迁上,基于三个概念的相关关联性,受全球化思潮普及的影响,它们均呈现出"混杂共生"的特点。随着黑人文化被英国主流社会所承认,黑人文化研究必将成为学界一个极具研究潜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49.
李云 《阴山学刊》2014,(3):39-42
《聊斋志异》中有着大量的原欲描写,在作者创作和读者接受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聊斋志异》中展现的原欲是人类内心深处一种原始的未加理性束缚的欲望,重视的是肉体之欢,而不是灵魂之爱。“各遂所愿,人鬼何论”,“千古之美人,皆在床闼”是其原欲主张,无论真假,无论人鬼,只要能满足性的欲望,就会有欢娱的性爱。  相似文献   
50.
“江南三部曲”,又称“乌托邦三部曲”,是实力派作家格非先生跨越十几年完成的经典著作。其大主题乃通过揭示人与桃源的关系,寻找桃源,来探寻乌托邦的历程。而格非迷宫式的情节,开放的叙事,丰富的语言,饱满的人物都让他的作品极具吸引力,这些正是“江南三部曲”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