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0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2229篇
劳动科学   154篇
民族学   270篇
人才学   424篇
人口学   133篇
丛书文集   515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023篇
综合类   9838篇
社会学   1161篇
统计学   247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423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1422篇
  2013年   1220篇
  2012年   1345篇
  2011年   1551篇
  2010年   1440篇
  2009年   1513篇
  2008年   1727篇
  2007年   1210篇
  2006年   979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737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587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 2 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是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本文重点论述了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及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2.
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主体间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本质属性,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以"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主体间性是不同于主体性的、在教学中以师生共同面对的客观事物和认识对象为依托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规定性。交往是师生主体间关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主体间关系的核心,师生间建立主体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单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只有主体间性才能还给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3.
2005年6月起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民间文学"自有其独特性:一是20世纪80年代曾经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普查,这次可称为"跟踪调查"或"重复调查";二是民间文学普查不限于数据收集,而是要采集记录流传在口头上的作品,寻找和发现重要的传承人.在这两点上,民间文学与其他的类别相异.调查要遵守唯物史观和"全面性、代表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和参与观察法.与其他"非遗"类相比,民间文学名录的申报工作相对滞后,其原因既有工作的协调问题,也有对民间文学的认识和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实行了并轨招生制度、明确了高校是非义务教育,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缴费上学,这就造成高校中出现“弱势”群体现象,也就使一部分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成为贫困大学生。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河北省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为建构高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体系,制定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5.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改造,进行整风运动加来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教育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措施来确保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间虽然也有失误和偏差,但最终建立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6.
对我的语言学反思应该与哲学反思联系在一起。作为哲学概念的我必须通过作为语词概念的我来表达。对我的语言学反思为哲学反思提供了启发。我作为哲学概念始终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联系。正是在构建"为我而存在"关系的过程中,主体把"为我而存在"的对象与不"为我而存在"的对象区别开来,从而总是以我的姿态与客体相对应。只有当主体在意识中对主体的我予以意识时,主体才能以主体的形态在世界中凸现出来。我作为主体的自知意识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对自身进行反映所形成的意识。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由此就决定了自我意识的二层涵义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意识既具有个体形态,又具有群众形态,二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7.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恒 《南都学坛》2006,26(5):137-138
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高校学报办刊现状已不能适应学报发展的需要,创新势在必行。高校学报的创新主要包括利用网络实现形式创新、更新意识实现内容创新和编辑能力的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8.
在一般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往往是主动与被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在对外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教者与学者都是主体,原来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动与被动、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变成了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的平行互动、共生互决关系。在目前第二主体及其意识还未被关注的状况下,我们尤其要提倡以第二主体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和尊重作为第二主体即外籍学生的学习动机、感情倾向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9.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矇胧诗"群,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由于"后朦胧诗"群的驳杂与庞大,学术界对这一诗群的认识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在当时由于发表鲜明"反叛"宣言的那几个派别上面,从而忽略了这个庞大群体的多元性,结果造成了历史性的误读。这一误读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后朦胧诗"群看作是一个反文化、反传统的诗歌群体和对它们语言革新的不认可。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采用公共选择的视角,分析了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这种视角的分析实现了对此政治行为的一种全新诠释.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如何规范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