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65篇 |
免费 | 192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9篇 |
劳动科学 | 10篇 |
民族学 | 187篇 |
人才学 | 44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815篇 |
理论方法论 | 281篇 |
综合类 | 2977篇 |
社会学 | 211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206篇 |
2022年 | 179篇 |
2021年 | 218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179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50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347篇 |
2013年 | 311篇 |
2012年 | 400篇 |
2011年 | 401篇 |
2010年 | 392篇 |
2009年 | 333篇 |
2008年 | 419篇 |
2007年 | 316篇 |
2006年 | 266篇 |
2005年 | 216篇 |
2004年 | 181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宁宗一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
选择回归文本和走进经典,是文学史教学与研究的一种策略,这不仅仅是因为经典名著已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检验与筛选,更重要的,它们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是打开时代灵魂的心理学。一部理想的文学史(哪怕是断代史),应该是一部文本的艺术分析文。不妨把文学史作为审美化心史──心灵史,从有机整体的观念来看,一部中国文学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生动的、形象的、细腻的“心史”,是一部人民的灵魂史。夹缝时代是夹在两个时代之间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它里面充满了各种生机和可能性,时代往往造就了作家的天才、敏感、灵性和特殊感悟时代的能力,他们不得不提起笔来写出他们的也是民族和人民的爱和憎、苦难与希望。可以这样做一简明的概括:每一部名著的背后都隐藏着艺术家多难的经历、历史的磨难。 相似文献
43.
尹保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5):43-47
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前景问题,每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工作者都必须予以认真的思考。就“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来说,社会工作与公民社会、社会工作与整个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都是一个互相建构的过程。改革以来,一个“政府(国家)——市场——社会”功能分化的新的社会结构形态正在呈现,用公民社会理论的分析架构(理想类型)剖析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有利于公民社会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由此逐渐构筑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44.
在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能源领域的政策规划薄弱,法律保障制度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缺乏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有真正做到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才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本文从能源安全体系建构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借鉴西方能源安全战略实践,从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等角度,对我国能源安全体系的内在机制建构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与中东能源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5.
胡适科学理性的建构是一个中西合璧、显隐结合的过程,故乡背景、童年经历、私塾教育与少年上海求学经历构成了其科学理性中"不自觉"的隐性因素;程朱理学、乾嘉朴学以及康有为和章太炎的个人影响构成了其科学理性中"不自觉"的显性因素. 相似文献
46.
那顺布和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3):81-82
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出发,探讨了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建构的重要性。大学生人格建构与大学教育、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及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教育是人格建构工程,教师是灵魂建筑师。因此大学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47.
数字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两者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建构的“中国式数字文明”具有特殊的本质意蕴及发展趋势。相较于资本主义数字文明,中国式数字文明是造福世界的文明,是向上向善的文明,也是引领未来的文明。而今,数字文明的到来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我国数字文明建构中必须做到:一是恪守原则性,坚持对资本主义数字文明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二是注重协同性,强化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势的有机结合;三是彰显人文性,促进中华文明与数字文明的对接耦合。 相似文献
48.
从顺应论视角出发,以2020年中国和英国各自发布的能源白皮书为研究语料,采用语料库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考察两国能源白皮书有关能源转型话语的动态建构。研究发现:中英两国能源白皮书均重视本国的清洁能源发展,主张技术赋能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不同,两国白皮书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中国能源白皮书动态展示中国未来的能源政策及规划,将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为全球能源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积极贡献者;英国能源白皮书静态描绘面向未来的能源发展路线图,将英国的国家形象建构为脱离欧盟后再次引领世界碳减排的先驱者。上述异同是两国政府积极顺应各自所处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