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31篇
  免费   125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管理学   4795篇
劳动科学   154篇
民族学   839篇
人才学   698篇
人口学   251篇
丛书文集   11566篇
理论方法论   2175篇
综合类   22758篇
社会学   2498篇
统计学   1004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970篇
  2022年   803篇
  2021年   1090篇
  2020年   817篇
  2019年   1001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894篇
  2015年   1454篇
  2014年   2851篇
  2013年   2413篇
  2012年   3026篇
  2011年   3352篇
  2010年   2981篇
  2009年   3101篇
  2008年   4153篇
  2007年   2836篇
  2006年   2092篇
  2005年   2154篇
  2004年   1894篇
  2003年   1812篇
  2002年   1545篇
  2001年   1380篇
  2000年   1014篇
  1999年   542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国的各级学校可以借鉴国际的校园灾害管理理论与经验。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并将学校社会工作者纳入体系的核心,充分施展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2.
李群英 《职业时空》2008,4(10):131-131
一、戴明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戴明环的阐释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有效的管理活动是一个闭合的环,是一个持续改进与提高的过程。戴明环是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提出的一种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和管理程序,由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评价,A(Action)修正或总结四个阶段组成,又称“PDCA”动态循环。“PDCA”不断循环而形成了一种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是由一组共同作用而又彼此独立的一系列管理环节组成,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环节对任何一项活动全过程控制、明细分工、明确责任和持续改进,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123.
生产服务对制造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受到关注.鉴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密集属性.将企业知识理论和共生理论融合起来.指出二者共生关系的本质是知识共生,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共生的三个维度即互动学习共生、权益安排共生、关系资本共生.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的评价方法,对2001年从日本、韩国以及国内相关果树研究所引进到湖南栽培的16个砂梨新品种的生长性状、丰产性能、果实品质特征和抗病性等4个方面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翠冠、早生喜水、早生黄金、圆黄、晚大新高、爱宕、天皇表现最佳,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5.
李国山 《中州学刊》2003,(1):148-152
“语言学转向”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本文对这一转向的历史过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大致地勾画 ,并进而就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6.
农村社区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7.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关键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党的自身建设要从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突出党要管党,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8.
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走向了多元化,理论研究的多元化集中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儿童文学的功能性研究;二是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9.
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 ,是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是我们应对知识经济挑战 ,实现科技创新 ,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迫切需要 ;是我们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大业的迫切需要 ;是我们克服现实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和弥补历史上理论思维传统缺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0.
卞凤玲 《中州学刊》2003,3(3):34-36
由于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分配关系的实质时 ,采用了一明一暗、一主一从的双重视角 ,从而使后人对他的分配理论产生诸多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上 :劳动价值论是不是要素分配论的理论前提 ?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是否是剥削 ?要说明这两个争议性的问题 ,我们必须透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双重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