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67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述了知识产权对竞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指出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是当代反垄断法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利益平衡论为视角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与借鉴了外国的立法经验,以期对我国这一领域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美国的价格管理现状进行了考察,介绍了美国的反垄断、财政与货币政策、特殊时期的管制等一系列价格管理手段,也介绍了其对公共事业、农产品以及军工产品等的价格管理实践。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改进中国价格管理的建议,如: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对公共产品价格依客观实际实行分类管理;向农民提供无追索贷款支持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垄断法》设立了举报制度,但法律对举报人与其他相关主体的关系未作明确区分,这导致举报人是否享有及其如何享有《反垄断法》规定的其他权利难以确定,举报制度难以替代反垄断立案制度。《反垄断法》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有充分的行政执法权,却未赋予其他主体相应的权利,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反垄断法》的调查程序和司法程序设计上存在缺陷,这是受到国家本位主义、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所致。我们应借鉴国外反垄断调查和司法程序方面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的反垄断调查和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着尽快制定反垄断法的立法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存在着各种垄断现象,问题较为突出。受我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影响,我国垄断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尤其以行政垄断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由于公用企业的特殊性,反垄断法一直对公用企业不适用。但是,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公用企业受反垄断法的豁免已受到质疑。认为对公用企业无需得到反垄断的豁免,主张依据行为主义理论来对公用企业实行反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6.
李凯  李相辰 《管理评论》2021,33(11):238-248
近年来,B2C平台为阻止商家多归属而提出的"二选一"行为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从理论层面看,平台"二选一"行为折射出双边市场结构下独占交易行为的效应问题.本文以Hotelling模型为基本框架,从平台与商家谈判博弈的角度出发,引入纳什讨价还价模型,探究平台独占交易行为效应.研究发现:商家相对于平台的议价能力是决定商家和平台达成独占交易的重要因素.当商家的议价能力居中或较弱时,平台要求商家签订独占交易协议的动机较强.从竞争效应角度看,独占交易行为会打破"竞争瓶颈",抑制市场竞争,削减竞争平台的市场份额以及利润水平.从福利效应角度看,当消费者搜索成本较低时,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参数以及平台价格补贴的递增,独占交易并非总是降低消费者福利以及社会总福利.基于上述分析结论,结合B2C平台独占交易案例,提出了相应反垄断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互联网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垄断局面迅速形成并不断加强。垄断的市场结构给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福利都带来了很多的威胁。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互联网行业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了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垄断市场结构带来的社会规制和反垄断法制完善问题,并针对这些主要问题从立法和执法两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宋璇 《现代妇女》2014,(7):24-26
竞争法的宗旨是鼓励竞争,对可能限制竞争甚至造成垄断的行为加以禁止。知识产权法的宗旨则是鼓励创造,通过法律手段人为地赋予知识产权人对其智力成果的垄断。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从理论层面探讨对知识产权这种人造的非自然的垄断是否会破坏竞争法所致力于维护的自由竞争环境。本文中,笔者另辟蹊径,从腾讯手游市场繁荣背后的原因出发.探讨反垄断法对于创意的保护,来证明反垄断法的宗旨与知识产权宗旨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相似文献   
9.
2008年到2021年,中国反垄断行政执法模式经历了从初设、重组到再构的三次重大变革,这些变革的频率和幅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罕见。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权责配置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它对执法机构的资源、行为和监管效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首先使用制度变迁和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逻辑,建立了一个从立法模式、权责配置、执法者行为到监管效能的分析框架,比较了多元和一元化两种权责配置方式的优劣势;其次,以中国反垄断行政执法体系的设立和变革为考察对象,观察和总结权责配置和执法效能的内在关系,论证了理论范式的合理性;最后,结合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发现,围绕如何完善国家反垄断局的权责范围、执法体系和制衡机制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汽车零配件行业为例,分析了特许经营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反垄断法》对其规制的尺度,即如何界定某一行为是否超过特许经营必要的限度。同时,以汽车零配件行业2014年发生的几起反垄断案件为例,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反垄断现状,以及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对汽车行业特许经营的前景进行了说明,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