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14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98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反腐英雄形象类型的发展演变是当代中国文化语境转化的必然产物。反腐剧在发展之初 ,受反英雄化文艺思潮影响 ,创造的是有缺点的英雄 ;创作者们在独立思考之后 ,作为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反拨 ,塑造的是完美的英雄 ;近来 ,在英雄主义成为明日黄花之后 ,创作者选择了人性化的英雄  相似文献   
62.
邓小平的反腐防腐思想,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对我们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腐败的极端危害性、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反腐防腐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3.
一、回顾和反思反腐历程之意义权力腐败,是指在政治共同体中,享有和行使一定政治权力的人员背弃政治共同体的政治目标与共同利益,违背相应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规则制度的约束,追求和满足自身或者小团体的局部利益的行为与现象。作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变异现象,权力腐败所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而且一旦对于权力腐败的遏制和惩治不及时、不严厉、不充分,由此一并带来的腐败的仿效与蔓延的危害后果将更加可怕,不仅毒化整个社会公共舆论和文化心理环境,而且在根本上逐步侵害一个国家政权的安危和威胁执政党的地位。因此,不同性质的国家…  相似文献   
64.
李正治  张凤莲 《理论界》2005,(3):193-194
反腐败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在此方面一直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反腐保廉思想。本文研究、分析了毛泽东同志关于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危害、对腐败现象的态度、反腐保廉的方式及措施等思想,以期对我们今天的反腐败斗争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5.
在网络时代,民众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更为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权利话语。网络反腐的潮流预示着反腐方式的逻辑变迁。在颂扬网络反腐之时代魅力的同时,必须将更多的关照投予制度建设。网络反腐的刑事性和程序正当性决定了在网络反腐的制度规范和规则治理之进路中,必须将其纳入刑事诉讼的视野。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须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环节实现网络反腐与刑事诉讼的衔接。同时,网络反腐权利的张扬与规制也须在刑事司法程序的架构内予以改造。  相似文献   
66.
网络反腐是官方权力反腐主体与民间权利反腐主体借助网络互动沟通,共同监督权力运行,以预防、遏制、惩戒腐败的行为。目前,我国的网络反腐机制还存在着官方网络反腐作用尚待改革提升,民间网络反腐作用远未充分体现,网络反腐技术亟待改进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官方、民间、技术三个方面完善网络反腐机制,即提高质量效率,强化官方网络反腐功能作用发挥;提升素质能力,促进民间网络反腐功能作用发挥;加强技术利用,增强反腐倡廉实效。  相似文献   
67.
各国的货币发行权由各国的财政部或中央银行等货币发行方行使,货币发行的结果便是货币发行方征得与所发货币面值相等的“税金”,意味着在国家与人民之间建立起一种同税收契约关系具有同等性质的货币契约关系,可将其看作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货币契约是确立公民与国家之间、国家机关之间财产征稽与缴纳关系的规范基础,是政府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依托。在这一契约关系中,政府、中央银行等依据宪法和中央银行法向公民征收通胀税,公民负有缴纳的义务;国家征收通胀税的对价是承担保持物价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货币发行收入如未纳入公共预算,不受法律约束,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腐败和寻租行为,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严重伤害。通过立法明确界定货币发行收益的权属,将该项收入纳入立法机关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可防止货币发行收入不受预算控制的问题,降低货币发行方通过货币发行获取法外利益的可能,提高通过货币发行谋利的机会成本。通过《预算法》的修订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国家,政府预算必须反映政府的一切收入和支出,不允许政府有预算外公共财政资金。预算外资金的存在意味着不受预算法控制的政府财政权的存在,而法治国家法律至上的原则要求一切国家权力皆须依法存在、依法行使,不允许法外权力存在。因此,即将付诸修订的《预算法》应当明确禁止预算外收入,并将货币发行收入、公债收入等各项收入一并归入公共预算收入的范畴,从而给货币发行方套上法治的笼头。  相似文献   
68.
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反腐败和怎样反腐败的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廉政的重要观点和科学论断 ,形成了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理论思想体系。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 ,这是邓小平反腐廉政理论的特色所在。在他的反腐治本思想中 ,系统地阐明了全面把握教育、法制、监督、制度改革等治本手段 ,从根本上解决了防腐反腐的途径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69.
为了增强反腐信心,必须对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腐败现象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腐败问题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腐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完善,腐败问题肯定会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70.
官员财产公开是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但我们现在又不会马上全部公开,因为一个优秀的执政者必须立足于客观环境,顺应客观规律,你能怎么做才怎么做。对于三十多年的巨大腐败存量来说,官员财产必须公开,否则官员无法轻装前进,改革无法继续推进。但是,病去如抽丝,时间上的马上、空间上的全部,对于我国当前的官员财产公开而言,还只能是纸上谈兵。循序渐进的先行先试,分步公开,可以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