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4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01.
602.
近两年中国发生的一些伤害企业员工与消费者权益的事件表明,当前在中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已经迫在眉睫。研究世界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历史,有助于在中国推广企业社会责任。该文按时间顺序对世界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历史进行叙述和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603.
这篇论文结合作者本人的治学经历,尤其是作者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文,论述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在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方面所发挥的极为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创造性地推进”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新理解、对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新探索和对马克思哲学来源的新反思。  相似文献   
604.
张笑吟  郭树勇 《国际论坛》2024,(2):134-154+16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受到战后全球文明交流交锋和多元共存的国际政治现实的推动。其中,文明互鉴既是理论研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也是实现理论知识整合的主要动力,更是开展理论创新的国际化面向。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文明互鉴下的探索与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多元、辩证的前进趋势,主要体现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建国初期、冷战大国文明博弈背景下同苏联、美国等国际关系理论间的文明激荡与文化交锋;二是改革开放后,在多元文明共存与和平发展的时代判断下,主动开展对国外理论知识的批判性引介,在融会中外的基础上提升本国理论自觉与意识系统化;三是21世纪后,积极推进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在新一轮的全球文明交流交锋中,凝聚以“中国学派”为代表的共同体意识,产生了面向国际学术界传播的理论范式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外交思想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建设发挥着总领性、全面性的指导作用,围绕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命题,而文明互鉴则将在新时期继续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进步与成长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605.
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和艺术现象。他们毕生为京剧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发展和改革、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戏剧艺术宝库。他们经由艰苦生活历练和伟大艺术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舞台经验.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极为珍贵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606.
古典诗词曲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也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三个璀璨耀眼的明珠。古典诗词曲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隽永深邃的艺术受到中外文学爱好者的青睐,也受到世人的广泛传诵。因此,古典诗词曲鉴赏当之无傀地成为高考永恒不变的考题,这也是高考考查的内在要求。纵观2008年高考试题,古典诗词曲鉴赏题稳中求变。稳,便有深度与广度;变,便有开拓与创新。因此,关注这一变化,对指导我们当前的高考语文复习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07.
在这个交往与对话的时代,语言的相通显得尤为重要。在汉语文学被广泛学习和接受之时,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学亟需得到大众的了解与关注。但能够运用民族语言文字且又兼通汉语文字的研究者并不是很多。多年从事蒙古文学发展史研究的巴·苏和教授,是一位能用蒙、汉两种文字写作的蒙古族学者,在其多年蒙古文学发展史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得到蒙古学界的公认。  相似文献   
608.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9):I0002-I0004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相似文献   
609.
<正>温州,是个神奇的地方;秀美雄奇的瓯越山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睿智的温州人。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坎坎坷坷,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温州人,始终傲立市场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谱写了温州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这些都被世人誉之为"温州精神"或"温  相似文献   
610.
关于张謇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人们是没有怀疑的,且已有不少文章论及。至于张謇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至今仍未有文章加以论述,也许人们是不敢想象的。然而,笔者通过对张謇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初步研究以为,张謇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位极其伟大的开拓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