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0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510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67篇
人才学   90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705篇
理论方法论   566篇
综合类   6273篇
社会学   430篇
统计学   8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1179篇
  2007年   896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科学的宗教政策,可以减少人与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在促使信教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合作,从而实现社会精神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宗教论渗透到公共精神生活管理之中,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2.
病虫害的发生是“反常”,是由于气的正常运动受到了干拢,偏离了常规。气的运动之所以会偏离常规,则是由人们违反自然的不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防止病虫为害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根据气阴阳运动规律,严格按照天时地宜行事。  相似文献   
73.
词体天然具备着一种介质的属性,它穿凿游刃于雅、俗间。中国传统词论对词作之雅、俗评判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这属于传统词论的一种生态平衡,除了证明接受美学的多解性,更可从古代文化思想对词论产生的直接影响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74.
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名的奉佛君主,并且在位期间曾经发动并组织了针对范缜《神灭论》的大规模批判。然而,关于梁武帝所主张的神不灭论,以往的研究较少从梁武帝自身的佛学和儒家思想背景出发来加以深入考察;而如果联系梁武帝的《立神明成佛义记》,就会发现其神不灭论的真实意义在于强调因果理论,并以此在伦理教化方面融合儒释二教,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的新向度--"传播论"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世纪 90年代 ,曾有论者提出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要走出古典形态 ,开拓现代形态 ,建立“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但从文艺学理论构架出发 ,结合当代艺术文化状态进行反思 ,“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存在局限性 ,而建构“传播论”向度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 ,即可在本体论结构上实现批评理论向度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76.
服务行业排队论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排队论理论对服务行业的排队现象进行了分析,较好的解决了问题。面对加入WTO,企业应把提高顾客满意度放在首位,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7.
客观主义和现实主义--美国判例制度下的宪法解释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宪法理论中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冲突的方法论:客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客观主义主张遵循制宪者原意,对宪法文件进行逻辑推理和严格解释。现实主义则认为宪法解释应超越于文本本身,并从解释者所处的社会语境中寻找宪法的意义。而原则宪法论意在对两者进行调和,试图建构一种既能防止法官可能的恣意又能体现司法的能动性的最佳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78.
该文坚持中西文化互阐的立场,揭示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建构的真相其“无目的”论诗学话语的建构就奠基在中西文化的比照参证之中。郭沫若在倡导文艺“无目的”的同时,并不反对文艺的功利性,有时甚至不惜夸大文艺的社会作用,看起来两相矛盾,但实际上是郭沫若以“人格”为中介,强调个性人格的自然流露与社会性的自然转化,既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又不忽视文艺的特殊规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本文考辨了《潜夫论》8条词语 ,指出汪继培笺和彭铎校正中的误用通假问题 ,其致误原因为不明原文之义或不明文字、词义的演变。通假手段需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80.
《学记》所表现的中国古代教学论水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记》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教学经验,主要反映了儒家思孟学派的观点,同时又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继承和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学记》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教学的思想、制度和原则,可以说是古代世界最早、体系最严整的教学论著作,曾对周边国家的文化教育起过重要影响,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