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6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89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988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1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薄壁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薄壁零件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加工变形和切削振动等问题,本文通过改变工件装夹方式,选择合适切削刀具,采用最佳切削工艺等措施,实现了薄壁零件的高速切削。这种加工技术生产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好,环境污染小,符合现代绿色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42.
《阅读与作文》2011,(4):11-14
谢尔盖·布林生于1973年8月21日,是一位美国籍俄罗斯裔企业家。他与拉里·佩奇合作成立了GooSe,目前是GooSe技术部总监。个人身价据估计达到166亿美元(截至2007年3月9日),这令他成为全球排名26、美国排名第9的富翁。  相似文献   
943.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4.
本文采用Landau-Pekar研究晶体中电子与声子强耦合系统的变分理论,讨论液氦薄膜上的二维电子-涟波子强耦合系统。在获得系统能量、解析表达式的同时,还得到系统的有效质量、围绕电子的涟波子云的平均涟波子数以及电子空间局域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45.
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目标明确,协调有力,方式多样,影响较大,成效明显,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不利影响。冷战后,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值得研究、关注。同时,为减少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对中美关系的不利影响,中国大陆应加强对美民间外交。  相似文献   
946.
明代格调派诗学所遗留的矛盾与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调论为明代诗学的主流与正宗,明代格调派强调格调优先,从形式入手,采取了一种"倒学"的方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先天缺陷,致使明代格调论产生了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诸如强调形式,忽视诗歌内容;"师匠宜高"与"捃拾宜博"的矛盾;才情的恣意张扬与拘囿规矩之间的冲突;"正"变"之间无所适从的尴尬;标扬神完气畅、卓立遒劲的雄浑格调,却又拒斥格偏调弱、恬适淡远的神韵诗风;恪守"拟议"之典则而难以"轩翥出辙"成其"变化"。  相似文献   
947.
唐代诗僧皎然认为陈子昂的诗歌“复多而变少”。如若其然,则子昂何以成为有唐一代诗风的开创者?若无新变,则不能代雄。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推陈出新,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这样富有新的时代特色的审美理想,并将唐代诗歌的审美品位标定在一个崭新的高度。唯其如此,才有嗣后盛唐诗歌创作“文质半取,风骚两块。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的特征。他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古体还是律体,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风格声律,都能在继承的基础上颇多创新。这可谓由“复”求“变”,“变”中有“复”。盛唐诗歌之所以能“变汉魏之古体为唐体,而能复其高雅;变六朝之绮丽为浑成,而能复其挺秀”,陈子昂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48.
艾初玲 《阴山学刊》2007,20(5):37-40
在文学观念趋于激进的魏晋南北朝,萧统、萧绎一方面继续倡导儒家"文质彬彬"的文学观,崇"雅"重"质",并以"中和"作为实现"文""质"完美结合的基本手段,另一方面,他们对"文"、"质"及"彬彬"质文和谐状态的理解又融进了新的质素,赋予它们以新的时代内涵。这种对儒家诗教的超越与文随时变的文学发展史观当有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949.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可总结出"变"与"不变"的经验和启示。"变"是依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矛盾而变,包括因应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而变,因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因应不同历史阶段农民的内在需要而变,因应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而变;而"不变"是坚守的初心使命不变,包括始终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为农民谋福利,始终追求农村土地公有制。这些"变"与"不变"的经验,将在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继续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助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50.
平野健一郎提出他的"国际文化论"以来,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动态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性,因此他主张以文化为视野,立足"文化触变论"来分析国际关系。他在理论构建中,主要阐释了三个问题:一、国际关系是文化的;二、文化触变是一种创造文化的行为,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三、尊重文化主体,维护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但其涉及有关文化的定义、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应用、"边缘人"对文化重构的重要作用、文化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等诸多问题还有待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