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6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89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988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1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51.
刘晓应 《老友》2014,(5):20-21
正1978年秋天,我在牡丹江一个小镇医院外科工作,与日本遗孤的女儿、护士雪儿成了好友。雪儿比我年长4岁。雪儿的妈妈,我始终没有看见过。我只是在端详雪儿那双漂亮眼睛的过程中,时常猜测雪儿妈妈的样子。雪儿的眼睛很大,眼睛和眉形都很长,向上挑着,让人一看就觉得她在笑。她的眼睛把那鼓溜溜的脸蛋点缀得十分动人。  相似文献   
952.
孙子"用变"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合《孙子兵法》的有关内容,深入挖掘孙子"用变"思想的不同内涵和借鉴价值,以求为现代人更好地借鉴孙子"用变"思想,提升竞争能力和竞争水平提供一个整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3.
古希腊恋人变植物神话、古印度恋人变植物神话,与中国嫦娥奔月神话之间,存在着诸多相同的情节母题。古希腊和古印度恋人变植物神话之间的相同性,是由古代印欧语系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源关系所决定的。古希腊恋人变植物神话和中国的嫦娥奔月神话之间,是平行发生的关系;古印度恋人变植物神话与中国的嫦娥奔月神话之间,可能存在着影响与接受的关系,但这需要更多的证据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954.
作为基本国情论在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方面的展开,"三个没有变"提供了考察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内在逻辑的多维视角。"三个没有变"的提出,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变动中把握基本国情"没有变",从时间维度中体现了其辩证发展的逻辑。三位一体的视角定位,以发展阶段论为核心实质,揭示了基本国情的逻辑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955.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启蒙大师,为解决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出路问题,康有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在学术上首创借用西学因素以"通古今之变"的论证模式;康有为首次提出宪法概念,从"仁"出发,进行了民本-民权-人权的阐释。康氏用西学对儒家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创儒家宪政思想,即建构对国家权力有所制约的君主立宪制度,体现为传承、西化、实践儒学,给新儒家提供了智识资源,开启了后人建构中国独特的儒家宪政制度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956.
轴流式通风机作为使用较为广泛的流体输送机械,在现代工业领域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通过FLUENT软 件数值模拟轴流风机的三维流场,研究减小进口气流角对高压轴流风机性能的影响。在利用变环量风机设计方法所得 到的叶片基础上,适当减小叶片各截面的进口气流角可以提高高压轴流风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957.
本通过逐步逼近的方法,获得∫x/20sin^mxdx、(2n-2)!!/(2n)!!及n!的较好的上界和下界。  相似文献   
958.
清末中西竞争语境下的刑律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由沈家本所主持的修律活动是法律史学界持续探讨的一个话题 ,治近代法律史的学者几乎都对此问题进行过探讨。然法律或法制的变革是晚清“变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西竞争、西潮激荡而带来的这一时期思想、社会的急剧震动和变故 ,是研究清末法律变革问题时所应该参考的、不能与之割裂的大背景。本文将尝试从清季中西竞争这一语境着眼 ,主要以刑律的修订为例 ,探讨清末的那次“法变”。  相似文献   
959.
诠释与歧变: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东来,通过画像、中文著作等方式构建、传播耶稣形象。在《进呈书像》等重要著作中,传教士有意突出耶稣的神人二性,试图将基督教中最为重要的基督论传播给中国受众。但由于传教士所构建的耶稣形象本身存在张力,导致反教者对耶稣形象产生误解、曲解。传教士构建耶稣形象时所出现的"断裂",是导致世人理解耶稣形象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之过程,可视为西方知识或文化在近代中国嬗变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60.
陈卫恒 《殷都学刊》2004,(2):102-105
本文旨在探求古韵之幽两部交涉和现代汉语方言“子变韵”两种语音现象共通的音理基础 ,以此说明古音学原理贯穿时空的普遍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