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18篇 |
免费 | 137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86篇 |
劳动科学 | 45篇 |
民族学 | 52篇 |
人才学 | 147篇 |
人口学 | 26篇 |
丛书文集 | 876篇 |
理论方法论 | 229篇 |
综合类 | 2515篇 |
社会学 | 320篇 |
统计学 | 1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35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373篇 |
2013年 | 316篇 |
2012年 | 295篇 |
2011年 | 343篇 |
2010年 | 316篇 |
2009年 | 317篇 |
2008年 | 345篇 |
2007年 | 301篇 |
2006年 | 209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62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东岳论丛》2018,(4)
21世纪以来的日本媒体的中国报道,呈现出一个以"中国威胁论"为终极目标的趋同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不管什么样的中国报道,日本媒体皆通过想象乃至编排中国,营造出一种挑战世界秩序、冲击全球经济、干扰地域格局的"中国威胁论"的氛围。我们需要一方面秉承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努力提高自身实力;一方面亦要深刻把脉日本媒体的潜在意图,有力地展开话语批评与形象宣传,加强中国文化传播力的建构。文化传播力的建构应当从创立文化传播中的议程设置能力、培养文化传播中的叙事技能、提升文化传播中的整合传播力等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推动媒体宣传,正视来自日本、美国,乃至世界媒体的报道乃至挑衅,正面积极地宣传自己,加强文化传播力的建构,树立起中国在整个世界的大国国家形象与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12.
《南方论刊》2018,(9)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有时会对同一标的先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即重复起诉。我国和外国很多国家法律均对重复起诉作了相关规定,如何界定重复诉讼,认定重复诉讼的判断标准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待理论界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国重复起诉制度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复起诉认定标准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第一部分将从一个案件切入,为后文分析重复起诉理论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将着重介绍重复起诉基本理论,并结合理论分析案件的争议焦点,并通过案例对比深入分析重复起诉理论构成要件。第三部分着重讨论既判力的基准时与重复起诉的识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3.
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将党小组建立在村民小组上"可有效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宏观管理不便和微观管理缺失等问题,内在地实现农村基层政治建设、经济发展和乡土秩序的有机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将党小组建立在村民小组上"的主要路径包括: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党小组的覆盖力;通过规范化建设,提升党小组的统筹力;通过"双组共建",提升党小组的政治引领;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党小组的思想感召力;通过厚植社会资本,提升党小组的社会凝聚力;通过服务中心工作,提升党小组的改革发展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4.
用微力传感器测试了蟋蟀攀登的动力学特性,并与文献中壁虎的相比较,分析不同因素对攀登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攀登时蟋蟀质心的壁反作用力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振荡,质心循环向上加速,同时伴随从一侧到另一侧的运动.蟋蟀产生的攀登动力学特性类似于壁虎的,尽管它们的吸附机制、足形态和腿数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5.
116.
武天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4-36
菲力蒲·克洛代尔被誉为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短篇小说《亡者之言》中,他通过神秘死亡来探讨人与外部世界,人与自然的碰撞与融合,集中讨论小说所展示的现实和超自然,真实与虚构相互交替的世界.作者寄深刻的寓意于"死亡"之中,从而表达了作为人类一员的"自我"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7.
刘鹤岩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6):75-78
晚明己巳之变,袁崇焕被逮捕下狱之后,文坛上陆续出现了三部通俗小说——《辽海丹忠录》、《镇海春秋》、《平虏传》,描述评说了当时这两件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这三部小说记叙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但作者的政治立场却不尽相同,其中,《镇海春秋》是在肯定阉党的基调上写成的作品,在刻意美化与阉党紧密勾结的毛文龙、王化贞的同时,极力丑化东林党一方的将领袁崇焕、熊廷弼,并明显偏袒魏忠贤等阉党分子,掩盖其罪行,反映了作者的阉党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18.
张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65-72
古代儒家成系统的诗论 ,出自对《诗经》的解读 ,较早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四家说诗互有异同 ,但无论是讲诗言志 ,或是以比兴言诗 ,还是谈风雅正变 ,都以“美刺”为一贯之宗旨。这成为汉代诗学思想体系最显著的特征 ,奠定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批评的政教纲领 相似文献
119.
王红斌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2):81-84
人们在交际时根据交际对象是使用方言、普通话或半普通话而调整自己是操方言还是讲普通话或半普通话的过程和结果可称为“语码选择”。本文讨论了高职、高专学生在和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时语码选择的社会变项和心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通话方言辨正教学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20.
语力概念与意义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龙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20-124
语力的概念可溯源至弗雷格,而对语力论的系统研究则发端于奥斯汀言语行为论的创立.语力概念的创立,填补了语言哲学中的一项空白,但围绕语力与意义的关系问题,塞尔等言语行为论的继承者并未因袭奥斯汀的观点.不过,与其把语力与意义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毋宁将语力视为交际语用意义的组成部分,并作为意义的重要维度加以研究,从而通过对其性质及构成要素等的分析探察,进一步丰富语言哲学对于意义概念的理论表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