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2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443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269篇
人才学   16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484篇
理论方法论   499篇
综合类   4786篇
社会学   639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42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狄尔泰试图将解释学发展成为解释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他作为解释学里程碑式的人物。又将解释学引入心理学,并引起多位学者对两者进行研究探讨,促使解释学对西方心理学方法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侯立白(1951-),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校级教学名师,辽宁省农业推广学精品课主讲人。1977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农学专业,1977~1980年任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室技术员,1980年考取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1983年毕业后在沈阳农业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曾任沈阳农业大学科教实验站副站长、农学系副主任、农村发展系主任,兼任中国北方小麦栽培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推广协会理事、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研究会副主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等职。2011年6月出任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抚顺校区)农业与生物系主任。  相似文献   
123.
徽州名儒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继承儒家"孝"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孝是百行确立的基础,是"忠"之本,是强国固本的基础,因而非常重视孝道。徽州名儒对践行孝道的方法也进行了总结,认为应将孝贯穿于先人生死两界,应用物质载体和形式承载孝道,长辈应对晚辈言传身教,晚辈对长辈应行孝尽孝。徽州名儒围绕孝所开展的活动,对徽州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全社会表彰和宣传孝道,严惩不孝者,将孝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各种形式的祭祀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徽州地区孝风盛行,"孝"维系了徽州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维护了徽州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4.
《成他相续论》是法称著作中唯一一部不是专门讨论因明问题,而是站在唯识学派的立场上运用他的因明理论论证"他人心续"存在的论书。该论以及调服天所著唯一的印度人的注释梵文原本均已不存在,迄今为止的研究都以藏文本为基础。奥地利科学院亚洲人文历史研究所藏有一份该论典注疏的梵文残卷照相拷贝。这份写卷使我们第一次有可能体味法称《成他相续论》的梵文原文风貌。但该写卷严重残缺,仅存7叶片。根据这些仅有的资料,文章对该写卷的状况和内容做了描述,进行写卷的部分还原工作,并根据从该写卷中获得的新资料对前人研究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125.
具有百年历史的传播学研究在当代遇到了相当多的理论瓶颈,甚至被某些学者称之为传播学范式的危机。如何化解这种范式危机便成为传播学界孜孜以求的话题。某种程度上,正在成为“显学”的符号学恰恰能够提供这种化解危机的理论资源,符号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公分母”,本质上是一门“意义之学”,具体到传播而言,关注的是传播文本的意义建构,而非表象的传播效果。将符号学用于传播研究,能够从深层次揭示传播现象背后的原因。这样的背景下,传播符号学呼之欲出,传播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便具有了学理上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6.
正前年在北欧,坐火车看着一晃而过青山绿水间一栋栋开满鲜花、色彩艳丽的尖顶小屋时,很好奇"他们的生活什么样"?机会来了,来自奥地利的萨拉邀请我们今年夏天去她家做客,一个离维也纳300公里、群山环绕的小镇。萨拉在中国学电影,我同学是老师。为了尽快熟悉中国文化,我同学常带她去798看画展,吃美味的老边饺子,找正宗的"北京烤鸭",还去中国朋  相似文献   
127.
许赛 《人才瞭望》2016,(8):10-11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及高校扩招,"95后"学生逐渐成为高校学生主体,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呈现更加突出.新形势下高校团学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团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的团学工作的对策建议,探索团学工作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8.
新世纪以来的赋学论文数、研究机构、研究队伍都比上世纪的最后20年空前增加与壮大。而就赋学研究的实质内容而言,也远较上世纪的最后20年精深、宏通,彰显出鲜明的学理化倾向,呈现有"汉赋学""律赋学""辞赋文化学"以及赋学理论批评系统化、赋学文献整理规模化的特征。在反思的过程中,赋学研究视野不断开拓,逐步走出文学史思维模式,回到文本,探源辨体,同时,赋体与他体文学交叉研究以及域外赋体创作研究也受到关注,但也存在"跨界"不足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9.
10月19日,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劳动标准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华福周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成立初期名为"中国劳动学会定额定员专业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二十多年来.专业委员会团结组织广大会员,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专题研讨、培训咨询等活动,在推进建立行业劳动标准、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130.
避讳学是一门研究避讳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的边缘学科,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成就巨大是我国避讳学研究的最显著特点。伴随一部避讳史,也有一部中国避讳学史。中国避讳学史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避讳史料学时期——先秦至明代,二是避讳学的萌芽期——清代,三是避讳学的形成期——近代,四是避讳学的发展期——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