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201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122篇
理论方法论   221篇
综合类   2463篇
社会学   274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社科纵横》2019,(8):96-99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1895年出版的一部以维塞克斯乡村为背景的小说。他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女权主义、美学观点、政治观点和写作技巧使他成为英国小说中现代主义的先驱。笔者试图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小说。裘德在伦理环境和伦理身份不断变更的情况下,依然恪守着自己应尽的伦理义务,他和阿拉贝娜所生的儿子的离世,淑的离去,标志着裘德所有梦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52.
以异质文化为研究背景,针对非裔和华裔在美国社会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以非裔文学和华裔文学中代表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类文学集中展现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总结非裔和华裔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影响其文化身份建构的因素,探讨白人主流文化与非裔和华裔本民族文化各自对建构文化身份的影响,提出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双重性文化身份建立的必然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53.
1930年代女性创作表现女人从军从政等雄强特点的,大多出自左翼女性笔下。她们以"忘记自己是女性"作为突破传统性别局限、参与国民革命战争的心理定位,超越并反抗社会性别对女性的强制性规定,以新国民身份承担与男子同等的社会责任。但这种新身份的获得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再没有比女战士、女革命者更能代表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力量;另一方面,这些介入男性领地的女人以抹杀性别差异为代价,通过对男性气质的刻意模仿,达到"像男人"的目的,这是在对传统性别规定的反叛中以另一种形式失落自己。  相似文献   
54.
哲乃普的"过渡礼仪"是指人类在其生命过程中,从一个社会地位转变到另一个社会地位所举行的仪礼。本文运用"过渡礼仪"对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汉族婚礼进行少女的分离期,"边缘人"的过渡期,妇人的认证期三个阶段的分析,展现了女性在婚礼中三种身份的转换,并探究了每次转换必须借助的一系列仪式所折射出的当地民众趋吉避凶的集体心理。  相似文献   
55.
刘道衡没有杜文秀大理政权授予的出使英国使节的正式委任状及大理政权正式授予的官员职衔,他不具有杜文秀大理政权委派的"使臣"的合法身份.划道衡所带交英国印度事务部的<上英皇表>不是从大理带出的,而是在缅甸形成的.其他说明献"大理所管之地"的图、"献土称臣"及要求出兵援助的信件,都是离开大理以后形成的,不具有杜文秀大理政权直接授权处理的合法依据.这些离开大理以后在云南以外形成的<上英皇表>及信件本身,不能证明刘道衡具有大理政权"使臣"的合法身份.诸种史实表明,刘道衡不是杜文秀派出的"使巨",他以杜文秀"义子"的身份充当杜文秀派往英国"使臣"的身份是假的,是他脱离柳映苍派出的以马似龙为首的使团后自封的.  相似文献   
56.
唐蕃古道上的青海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中原地区有较大区别,人们对牡丹的欣赏亦有一定的差异。在民间,各民族群众共爱牡丹,呈现牡丹文化美美与共的艺术奇观;本籍士子既接受了传统牡丹欣赏中积淀的文化内涵,又可以坦然清赏牡丹,赞赏白牡丹兼具美丽、富贵与淡雅超俗之韵,表现出追求卓越出群、圆满融通的文化心理;在客籍官员那里,牡丹与“出塞”相连,是历史记忆与现实经验的双重负载,不但代表中原、青春以及既往的美好岁月,也借此表达对职守的忠诚和对任职地的认同。三种文化面相下,潜藏着牡丹文化接受与传播中的身份之别、地域之差,体现了地区文化生态的复杂多元以及融通、创新,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相似文献   
57.
浅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TheColorPurple)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Walker)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全书由92封书信构成。在小说中,艾丽斯·沃克娴熟运用现代叙述技巧,采用第一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的主线,但又不局限于第一人称,并从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让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随着人物的视角,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情绪与主观体验,从而清晰透视到女主人公茜莉从麻木、觉醒、抗争到独立的心灵感受和生活历程。本文从《紫色》的叙述技巧和主人公个性的成长两个方面分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8.
身份构建是石油学术语篇中体现作者在该领域贡献的重要方式。为了解英语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的构建手段及其语用功能,收集了SPE(石油工程师协会)英语论文50篇,采用Wordsmith5.0进行检索,研究国外学者如何在石油学术语篇中建构其作者身份,并以“面子保全”理论分析其语用功能。结果表明,第一人称复数各种形式是最重要的建构手段,在不同语境中实现不同语用功能;第三人称抽象名词在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了与人称代词不同的语用功能;介词短语也是建构手段之一,同样体现了作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9.
以香港的身份政治为背景,探讨香港国际学校是如何在一种奇特的身份政治中运作,以摆脱民族国家认同焦虑。  相似文献   
60.
在阅读勃朗特自传体小说《简·爱》时,通过仔细阅读文本本身,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性格充满矛盾的简·爱。有人说这是小说的失败。但笔者认为,如果从女性写作视阈观看,简·爱性格的多重性、矛盾性和不稳定性,她的自卑性,甚至她道德的"虚伪性",不仅反映了当时英国女性的自身特征,而且还帮助作者和简·爱重新建构了她们的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