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42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20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王淼 《民族学刊》2022,13(6):76-87, 146
神话传说与历史在早期发生与传播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混合的整体,在其传播过程中依赖于“口头传统”和“图文结合传统”,但二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常会发生神话传说与历史内容的断裂和重构,而基于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这一过程既有继承又有异变。基于此,追溯《山海经?海外南经》中的“贯匈国”的原型,可以认定“贯匈国”并非纯粹的虚构,而应是商代甲骨卜辞中记录的活动在西部地区的“(毌)方”,也即是西周文献中的“串夷”。由于“口头传统”和“图文结合传统”的断裂和重构,历史上“毌方”(串夷)失去了其原始含义,至战国后,“贯匈”被时人依据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阐释,遂成为了“为人匈有窍”的神话“异国”。而现代部分神话研究者往往忽略这一过程,直接将“匈有窍”与民俗学材料结合,在“形而象之”的基础上加以阐释,这类研究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反思这类研究对于今日神话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2.
口头史诗说唱的叙事以仪式化的出场为起点,其承载的价值观念与认知态度的“共同体”意识的联结,使说唱叙事具有情绪传导和情感动员的意义指向。说唱仪式的空间构建与听觉符号的程式化复诵以及情感动员的共同作用,形成观念与情感的象征意象和“沉浸”行为的交互空间。聚焦于中国三大史诗,从仪式、程式和情感三个方面论述口头史诗说唱的叙事空间和“共同体”意识构建的情境创设、结构表征和意识生成,以此来揭开史诗传唱的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753.
“核心序列”是民间故事的计量单位。一个民间故事中最高级别的缺失为“核心缺失”,核心序列内部的功能项遵循“核心缺失发生——针对性行动——结果”的逻辑顺序。对应于一个核心序列的情节为“核心情节链”,它在语言层生成的文本才是“一个”故事。一则口头传统中的自然文本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序列,多个核心序列之间为前后相续的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