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1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39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中国历史上的王道政治是在与霸道政治的对立统一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其主要包括天经地义的空间伦理、三代至上的时间伦理、家国同构的宗法伦理、以德为主的仁政伦理、民为邦本的社会伦理等复杂内容。到清朝末年,在西方的坚船利炮、商贸往来、文化渗透等多重压力裹胁下,开始了从天经地义到天崩地裂、从三代至上到来世永恒、从家国同构到家破国裂、从德政伦理到霸道横行、从民为邦本到民之裂变的艰难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92.
"分别文""累增字"是王筠研究汉字"重文"时从造字角度提出的文字增繁现象,与沟通文献用字的"古今字"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属于不同性质的概念。由于角度不同,它们在材料分析上有交集,所以王筠偶尔用"分别文"或"累增字"指称"古今字"的"今字",意在解释这些"今字"的成因,并未改变"古今字"的历史定义。徐灏是曲解"古今字"本义的源头,他把王筠的"分别文""累增字"跟"载籍古今本"并列,而且在分析说明时把"古今字"主要指向"造字相承,增偏旁"现象。后人受此误导,进一步将"古今字"完全等同于具有"造字相承"关系的"分别文""累增字",并认为这是王筠的"古今字"观念,其实不符合王筠的本意。  相似文献   
93.
李瑾 《现代妇女》2013,(11):12-13
方块汉字为我们保留了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积淀,至今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缺点集中在非拼音化的形体中一结构复杂、字法不一、字数繁多、古今异体:这些缺点,在古籍中尤为明显。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存在就是证明,有鉴于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古籍中的宝贵内容,也对我国的汉字有个比较通透的了解,我们应学会区分并掌握三者之间的辨析。  相似文献   
94.
晚清出版的外国女杰传中,明治日本的影响相当大。其中由著名作家德富芦花编辑、1898年印行的《世界古今名妇鉴》比较特殊,属于隐身文本,不为中国译者提及,却有多篇传记经过反复译介,广泛流传,因此值得重视。本文从介绍《世界古今名妇鉴》的原文本入手,分三节作了探讨:将最早由梁启超译述、并一向被视为梁著的《罗兰夫人传》放在女性语境中,揭示其与晚清流行的"女子为国民之母"说法的关联;考察充满革命激情的《世界十女杰》,如何经由有意识的改写与添加,使传主因切合晚清国情,成为中国女性寻求独立、解放取法的楷模;最后再就《女报》(《女学报》)、《女子世界》与《中国新女界杂志》三个晚清女报的"传记"栏,分析其选取、隐括的译文同各自杂志宗旨的密切呼应——从而呈现具有"百变身"的《世界古今名妇鉴》参与晚清"女界革命"的实绩。  相似文献   
95.
以郭锡良等人主编的1999年版商务本《古代汉语》为研究对象,认为该书虽然修订了一些词语注释方面的错误,但是其在通假字注释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以举例的方式,对书中将古今字与同义词误作通假字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96.
"古今之争"对于美学现代性的贡献主要在于:首先是佩罗和丰特奈尔确立了艺术与科学的分界,从而初步论述了艺术的自律地位;其次是认识到了趣味的相对性,因而为现代人的创造性做了有力的辩护。美学现代性能够在18世纪最终确立,在此之前的"古今之争"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7.
重写文学理论教材似乎成了当今文论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悖谬的是,当文学理论研究自身尚未获得成功的范式转型(其实是危机重重)的时候,重写文学理论教材,这在事实上如何可能?由此便决定了目前以各种重写的名义出版的教材,大都只有尝试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出真正理想的教材呢?如何才能通过文学理论教材的写作,为学生提供一种真知呢?通过对目前各种写作模式的缺点的反思与分析,文章认为,在中西古今之争、文学理论的理论性质究竟为何、其核心问题又是什么等问题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前,要建立一种超越现代性视野的文学理论知识的新的视野,基本不可能。为此,文章提出了反思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并简要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
古今字指的是同一个词的、通行时代有古今之别的不同书写形式。这一现象历来受到训诂学家和文字学家的关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古今字问题,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古今字理论,如古今字是古今人用字不同、古今字非古籀篆隶之别、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等等,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卓越的。肯定段注古今字理论的历史贡献,指出其某些不足之处,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
"强者/弱者政治学"是由包利民教授提出的政治理解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沟通与理解古今政治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尝试为当代政治状况的组织化问题提出一种应对方式--这就是加强对"弱者政治学"的关注.在当代的语境之下,这样的取向具有其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成语中存在通假字、古今字现象,如果不能理解这些现象,就会影响对成语的准确释读。不明通假字现象而出现误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将"通用"视为"通假"导致误读;一是不读本字读借字导致的误读。而对于古今字中的古字是按本义读本音还是按变义读变音,如果不知裁断也会导致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