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3篇 |
免费 | 126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01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148篇 |
人才学 | 163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559篇 |
理论方法论 | 290篇 |
综合类 | 2935篇 |
社会学 | 351篇 |
统计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350篇 |
2012年 | 326篇 |
2011年 | 378篇 |
2010年 | 427篇 |
2009年 | 392篇 |
2008年 | 566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318篇 |
2005年 | 304篇 |
2004年 | 234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211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为匮乏的岛国,但它不仅创造了战后迅速崛起,在短时期内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奇迹,而且在建立节约型社会方面也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日本人节约立国的风尚流传久已,在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家训资料中有大量切实、具体的节俭之训,可资我们了解日本人的节俭传统。 相似文献
4.
李钊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03-105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注重自学与讲习指导相结合;注重学术交流,提倡论辩争鸣;尊师爱生.水乳交融。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改进我国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经兴起了一个研究热潮 ,有不少论文发表 ,专著也有多种面世。这些成果揭示了中国传统代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 ,尤其是与西方代思维方式相对比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这对于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这些成果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或特点 ,就是从一种或几种哲学理论出发 ,对中国传统代思维方式进行比照和概括。一旦某种理论有了改变或被新的理论所取代 ,这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就将随之发生动摇。而且中西方文化自“哲学突破”以来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 ,犹如两棵大树 ,虽… 相似文献
6.
7.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广建寺刹,集结僧众,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对于集权国家而言,对佛教的控制和利用自然就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利用佛教义理作为集权国家意识形态的附庸或者一个部分;二是将佛教僧团严格置于国家监控之下,使其既不成为政治上的异己势力,在经济上也不侵害国家利益。就后者而言,自佛教盛行的南北朝以来,历朝都设有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僧官制度,以实施对寺院僧团的管理,通过各级僧衙僧官来向社会僧团贯彻国家各项佛教政策和法规。但历代对社会僧团… 相似文献
8.
“兴会”是我国古代诗学中表示灵感现象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兴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反映了古人对文学创作活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的逐步深化。“兴会”理论蕴涵着极有价值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中灵感现象的本质与特征 ,进而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的心理规律 ,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史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8-160
中国古代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西周时期,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内容。它一经确立,就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继承过渡的基本或理想的形式,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但是,由于其本身包含着许多弊端,它在历史上的执行情况却十分不力。尽管如此,皇位嫡长子继承制作为一种“百王不易之制”,在中国历史上仍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爱红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4-136
《中国古代碑志文批评史》作为第一部专门系统研究碑志文理论批评的专著,参与了碑志文研究的纵深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为文体研究与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著作从文献学入手,将文献学研究与文艺学研究相结合,梳理碑志文批评的发展演进历程,给予碑志文批评文本与批评家准确的历史定位,揭示了碑志文批评的人文蕴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