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401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16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59篇
理论方法论   289篇
综合类   2921篇
社会学   350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朝鲜家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家训中的经济内容中可见朝鲜士大夫在治产上讲究以农为本;治家则追求勤俭节约,凡事统筹安排,量入为出;对日常生活原则的规定中则透露出崇尚美德,救济同族,安贫乐道的士人精神。  相似文献   
132.
换个视角看庄子人生观的积极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人生观是中国古代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影响了很多人,包括那些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尽管如此,人们总是认为庄子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作者从人生观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着手,对庄子的人生观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庄子重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具有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并提出了达到其理想和目标的方法,要求人们努力去实行.所以,庄子的人生观并非只是消极.  相似文献   
133.
先秦是中国家训的产生阶段,后世家训的多种形式皆可以从此窥知萌蘖.春秋时期范氏家训散见于《左传》、《国语》等史籍中,多从修德、为官、避祸等方面训诫子孙,较为典型,对后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4.
史南 《人才瞭望》2013,(10):22-22
"首饰"一词今天专指女性佩戴的装饰品,可是在古代,"首饰"的意思却完全相反,专指男人所戴的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中记载:"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其中,"袙(pà)"是古人戴的头巾.秦代的时候,给武将戴的帽子上增加了红色的头巾,用来区分贵贱.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就要举行冠礼,要戴上帽子了,可见在秦代之前,人们就已经把帽子称作"首饰"了.  相似文献   
135.
在古代,最让“亲民之官”们困扰的,莫过于史书上记载极多的“群聚滋事”事件。究竟如何来为这类事件定性呢?是“民风刁悍”,还是“聚众抗法”?今词古用,似乎可以用“古代的群体性事件”相称,其原因类型和形成过程以及政府的应对方式等,也多有值得观照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6.
女性教育尤其是少数族群的女性教育是近些年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女性教育研究在关注当前之外,还应将视野扩宽至过去,以求对女性现状与发展有更为清楚的理解。文章以哈萨克族为例,解读哈萨克古代传统女性教育形成的深层原因。通过研究得知:在哈萨克族古代传统社会,女性的培养直接受制于其身体资本的制约,并受由身体资本弱势所致的权力资本丧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7.
《礼仪问答写卷》一文把外在的礼仪改变为内在的道德的自觉和自我意识 ,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 ,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 ,即现实世间生活当中。在这种日常现实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 ,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 ,个人人格的完成 ,心灵的满足 ,情感的慰籍。这样 ,在人伦日用中实现人们的精神安顿问题 ,也就不需要舍弃现实世界、否定日常生活 ,而去追求灵魂的超度、精神的慰安和理想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8.
文章概述了突厥汗国的发展变化历程和古代突厥文碑铭的发现及研究情况 ,以纪念丹麦科学家魏·汤木森成功解读古代突厥文 1 1 0年 ,并反思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39.
从《诗经》到现在的《中国民歌集成》都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历史故事、人物及人民的生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风格及丰富的内容,了解和学习民歌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形式和风格,更重要的是深含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一种不屈、乐观和奋发自信的民族精神,了解和学习民歌是陶冶情操,加深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0.
刘锋  代燕春 《民族研究》2007,(2):104-105
所谓"日三省乎己"是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反省自我的重要性的精练表达.对于任何学科的发展来说,不断地反省学科的发展轨迹,反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不同的"学科范式"的意义以及局限性都是十分重要的.陈庆德教授等人合著的《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