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0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50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40篇
人才学   17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34篇
理论方法论   325篇
综合类   3279篇
社会学   387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中国封建社会,唐朝的诉讼制度是比较完备的。其中尤以法官责任制度最为严密。本文作者对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并指出由于其阶级的局限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该制度未能在司法实践中真正贯彻,但总结这一制度的得失,对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仍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42.
古代埃及面具因年代久远、遗存丰富、内涵深厚、制作精美而享誉世界。文章从宗教思想、死亡观、丧葬礼仪等方面 ,剖析了古代埃及面具文化的生长条件 ,并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面具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3.
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探讨欧几里得公理法产生于古希腊的哲学基础,同时分析了古代中国不能产生公理法的文化层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
古代湖南旱灾发生的频率呈加快趋势 ,明代以前旱灾危害大于水灾 ,从明代开始水灾的危害开始超过旱灾。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引发饥荒、死亡和其它灾害。  相似文献   
45.
关中语言是汉语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周代“雅言”即镐京话,是有典籍可考的第一个汉族通语,是关中方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46.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广建寺刹,集结僧众,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对于集权国家而言,对佛教的控制和利用自然就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利用佛教义理作为集权国家意识形态的附庸或者一个部分;二是将佛教僧团严格置于国家监控之下,使其既不成为政治上的异己势力,在经济上也不侵害国家利益。就后者而言,自佛教盛行的南北朝以来,历朝都设有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僧官制度,以实施对寺院僧团的管理,通过各级僧衙僧官来向社会僧团贯彻国家各项佛教政策和法规。但历代对社会僧团…  相似文献   
47.
48.
治家严     
熊达 《领导文萃》2008,(19):146-146
有一次,郭子仪下令,禁止在军营中无故跑马。军官中有一人违禁。他是南阳夫人(郭子仪之妻)乳母之子。军法官将他逮捕,打了一顿军棍,不幸死于棒下。郭子仪的儿子们认为,杀死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是对郭家的不敬,纷纷向郭子仪哭诉,说军法官横暴。郭子仪认为儿子们无理,一一斥退。第二天公开斥责道:“郭子仪的儿子们是奴才。他们不赞赏父亲部下不避权势、执法无私的军法官,  相似文献   
49.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关于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  相似文献   
50.
中国古代的隐喻研究开始早、成果丰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品格:大量实例充分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隐喻言说上更加侧重“隐”,强调“暗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对隐喻的概念、原理、分类、功能、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隐喻理论;中国古代的隐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