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45篇 |
免费 | 147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04篇 |
劳动科学 | 16篇 |
民族学 | 145篇 |
人才学 | 174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752篇 |
理论方法论 | 328篇 |
综合类 | 3299篇 |
社会学 | 387篇 |
统计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152篇 |
2014年 | 403篇 |
2013年 | 402篇 |
2012年 | 389篇 |
2011年 | 436篇 |
2010年 | 483篇 |
2009年 | 439篇 |
2008年 | 643篇 |
2007年 | 445篇 |
2006年 | 370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272篇 |
2003年 | 271篇 |
2002年 | 243篇 |
2001年 | 213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邓新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2):56-60
"诗无达诂"是古代文论中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命题.中国古代文论不仅高扬 解释者在文学释义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赋予解释者参与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力,而且还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释义活动中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西方现代释义学无法解决的文学释义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972.
陈浩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3):174-177
本文选取对现代教育有直接影响的几个最重要文化区域,古希腊、古罗马、古犹太和古代中国,对比它们在的教育理念上的不同和由此而导致的教育结果。从教育的结果来看,斯巴达人重体能,雅典人重智力,罗马人重情商,犹太人重圣灵,中国人爱官位。 相似文献
973.
刘泽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5):23-25
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奠基于先秦。先秦的“诗言志”理论为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向着抒情的风格论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石 ,诗乐作用方式的理论则进一步促成了这一趋势的定向化。在先秦时期 ,季札、孟子、荀子等人对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的形成立下了肇创之功。 相似文献
974.
中国先秦时期即已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其中,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坚持"为政以德",为国家关系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以"协和万邦"为促进国家关系和谐的总体原则;视"和而不同"为实现国家关系和谐的本质要求;树立"禁暴除害"的用兵理念以保障国家关系和谐。这些思想为中国古代和谐国家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新中国以来的中国国际关系发展亦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倡导共建和谐世界提供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传统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75.
976.
秦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6):88-94
中国古代小说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劝惩教化 ,劝惩教化几乎贯穿整个古代小说的始终。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向来低下 ,正是因为有了“劝惩教化”的保护色 ,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才逐渐有了“小说”的一席之地。历代学人都将中国古代小说的“劝惩教化”归之于儒 ,其实 ,“劝惩教化”并非儒教所专有。在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中有大量佛、道“劝惩教化”的例子。古代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得以确立并逐渐得到提高 ,这不仅是儒教“劝惩教化”所发挥的作用 ,还充分体现了佛、道“劝惩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7.
丁德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2):84-89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实现多民族融合统一的、礼乐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封建君主制度.孔子的"德治"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形成体系,至董仲舒、司马迁臻于成熟,成为封建王朝奉行的治国理论. 相似文献
978.
场景作为诸叙述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是衡量叙事艺术成就高低的一个标准。中国古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等各类题材的小说,无论是以语言为表现重心的“文场”还是以动作为表现重心的“武场”,都构设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审羡风范的场景范型。这些典范场景不但构成了小说的核心趣味场,而且在结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9.
践行法、理、情兼具的民生司法,职业法官个别衡平之操盘活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常态操盘过程中坚持节约守旧与节制审慎之品性,在超常操盘中坚持想象重构与逻辑务实之品性,逐步形成尊重法官独立、强调层级司法与改善裁判成效之博弈司法模型,依法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80.
城市化历史溯源与社会制度演进——以西方为例的研究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生于西欧的城市化历史溯源探微,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研究,展现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包括城市人口、城市居民、城市管理、城市精神等,并尝试从中揭示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构成的萌芽、产生、发展、成熟的历史进程,梳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演变脉络,从中获取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为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运动的理论与政策的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