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69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管理学   2054篇
劳动科学   70篇
民族学   893篇
人才学   339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6340篇
理论方法论   1143篇
综合类   12588篇
社会学   1396篇
统计学   363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577篇
  2022年   556篇
  2021年   728篇
  2020年   686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1023篇
  2014年   2154篇
  2013年   1794篇
  2012年   1617篇
  2011年   1734篇
  2010年   1786篇
  2009年   1720篇
  2008年   1994篇
  2007年   1289篇
  2006年   1127篇
  2005年   961篇
  2004年   734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试论生态文明社会的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相似文献   
942.
在美国报纸的叙事结构里,在华跨国公司由于通过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过度追逐,造成环境殖民,污染公共资源、威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引发城乡等国内、国际环境正义的二元结构对立。这里的二元对立反映出美国报纸话语里对在华跨国公司污染问题的形成主张及其倡导的解决问题的环境正义框架。这些观点是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原理对美国报纸话语分析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3.
中华媒介生态文化史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生态是近期西方传播理论的亮点之一,文章以新的视角,在中国古代传播史的源发思想中,选取"万物不同相禅若环"与传播生态链规律,"君子役物"与超越技术理性,"天人合一"与媒介生态的终极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华媒介生态文化史作了初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944.
阐述了低碳经济概念及其内涵,提出水禽健康养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低碳角度分析了我国水禽养殖现状:我国水禽养殖业总体现状堪忧,养殖者污染防治意识模糊;水禽养殖对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严重,不符合低碳经济内涵;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水禽自身健康构成危害。对我国现有5种低碳化水禽养殖模式进行了比较,针对水禽养殖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水禽产业持续、环保、健康发展的对策,即提高水禽从业者的低碳环保意识;加大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增强水禽低碳养殖的技术开发力度;提升政府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945.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批评视角,后殖民生态批评具有鲜明的多学科性、跨学科性和兼容性,是后殖民批评内部"环境转向"和生态批评内部"后殖民转向"共同推动的结果。该学说的构建拓展了后殖民和生态批评两种理论的话语空间和研究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策略和研究范式,并赋予相关文本崭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46.
爱默生的经典散文作品,尤其是散文《论自然》,自发表以来一直得到诸多学者的分析和赏鉴。随着当今文学批评理论的新发展及人们生活理念的新变化,爱默生散文作品的文本内容也随之增添了新的内涵。其作品中对自然美与爱的深刻体会,对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对个体与整体联系之和谐生态美的独特阐释,不仅能使人们从中体悟到爱默生朴素的生态美意识,而且能促使当今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个体生命与整个生态环境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从而为时下沉没于物质和功利追求的现代人回归自然,释解生活压力,提升精神境界,找回本真的自我以极大的生态美学启示。  相似文献   
947.
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转变思想观念,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好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理论支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建设和谐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48.
安代是科尔沁本土文化,是群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表征。安代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门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种群整合体。其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基本价值也是多元的、多方位的。为了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自觉传承安代文化遗产,有必要对安代进行再审视和再反思;有必要对安代文化传承主体的人文生态、自然生态进行深入探讨。进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安代文化的传承保护,建立一个适于安代文化繁荣发展的生态系统,确保传承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稳定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949.
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体系的原则:必须吸收借鉴已有的生态伦理思想成果,尤其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精华;必须紧紧围绕中国亟须改善生态状况的严峻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价值矛盾,摒弃错误观念,确立正确理念;必须以实现民族、人民的长远利益为旨归,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价值,形成相应的伦理理念和规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体系,有助于从深层价值层面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0.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退化和土壤盐渍化 ,这些问题与人口、贫困一起构成了 PPE循环。基于此 ,西部地区生态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把握好土地利用结构、环境人口容量、科技创新、城镇体系建设及生态重建效果评估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