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271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627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西方法治的形成是多种文化两千多年来不断碰撞、吸纳和融合的产物 ,导致这一传统形成的因素和条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 ,古希腊罗马哲学思维中的理性精神、人文关怀和正义观对西方法治传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2.
李建忠 《兰州学刊》2006,(10):189-193
关于国际私法的起源,学界历来没有定论。本文从广义国际私法的角度来探讨国际私法在古希腊、罗马社会的起源问题,主张国际私法在古希腊、罗马社会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制度和理论体系,因而,也就没有形成国际私法这一法律部门和学科体系,而只是产生了国际私法的萌芽形态。  相似文献   
93.
王东红  王国坛 《理论界》2007,1(8):47-49
本文的主旨是探讨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联系。首先,从古希腊奥运会谈起,界定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特质是自由而纯粹、崇高而神圣的拼搏精神。继而,分析了孕育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的社会基础,即“几何学式”的社会态势。再次,通过“几何学式”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比较,阐释了“几何学式”的社会关系就是和谐社会的古希腊表征。最后,得出结论:奥林匹克精神不是对和谐社会的刻意镶嵌,不是对和谐社会故弄玄虚的人为嵌入。奥林匹克精神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理性支撑和精神奠基,而和谐社会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理想栖息地。  相似文献   
94.
陈斯一 《文史哲》2022,(1):145-154+168
德国古典学家韦尔纳·耶格尔在他的名著《教化》中提出,古希腊文化的独特品质在于一种强调"理念"和"形式"的秩序感,以及以此为范式"形塑"人性的教化。他据此认为古希腊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教化》对古希腊文化的赞颂,与西方学界的几种批评立场形成了对比。在《教化》中译本出版之际,重新审视西方学界的这些立场对比,并结合古希腊史诗和古典哲学的多种重点文本分疏相关议题,有助于汉语学界更深入地把握耶格尔所推崇的古希腊秩序观的思想脉络。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指出的,古希腊文化缔造秩序的强烈冲动,其实恰恰源自古希腊人对宇宙和人生之本然无序的深刻体认,因此,想要更加原本地把握古希腊文化的特性,研究者就必须重视古希腊思想中秩序和无序的张力。  相似文献   
95.
论文在系统爬梳日本明治时代著名作家尾崎红叶作品在中国译介现状的同时,从文学批评的视域出发,考察了中国学界对尾崎红叶文学的研究历史与批评现状。尾崎红叶文学自传播至中国已逾百年,通过评述中国学界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一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对于拓宽尾崎红叶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准确地阐释尾崎红叶文学价值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6.
论古希腊史学认识中的理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锐 《求是学刊》2003,30(1):116-120
以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史学 ,一方面以理性的态度进行了史料批判 ,以弄清历史的真面目 ;另一方面对历史事件尽可能作出了合乎理性的解释。从这两个方面体现出的理性方法 ,奠定西方史学认识中的理性传统  相似文献   
97.
"道"与"真理"     
中国哲学从先秦时期开始即以探求“道”为要务,而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哲学则以认识“真理”为目标。“道”与“真理”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求“道”的取向与求“真理”的取向分别影响了中西文化的发展,使两者之间产生了各有千秋的特色与区别。有趣的是,在东西方哲学的交汇过程中,一方面中国现当代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逐步接受并确立了“真理”观;另一方面,在西方哲学特别是后现代西方哲学中却出现了颠覆传统意义上的“真理”观并实际上向中国的“道”观靠拢的现象。也许,在中西方哲学的视域融合中,我们可以建构起一种全新的“真理”观或“道”观。  相似文献   
98.
《新学术》2007,(3)
正值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和我国的诸子百家一样,古希腊学者在哲学和科学方面的贡献,为西方世界带来了灿烂夺目的文化前景。苏格拉底有点像孔子,虽无著述流传,但其学说被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发扬光大,声名四播。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伟大代表。他对事物的看法是从人类的需要和意向中去完成推导。亚里士多德是一位集古希腊知识大成的伟大学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总之包罗万象的古希腊文化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与上述三位学人同一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希布克拉底,他在古希腊大地上为医学树起了丰碑。  相似文献   
99.
王大庆 《求是学刊》2002,29(6):120-124
虽然存在着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但随着史料的重新发掘整理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古代社会的人口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力图从原始资料出发 ,并吸取国内外学者较新的研究成果 ,对古希腊的人口和人口思想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古希腊人的婚育观 ;(2 )城邦人口政策 ;(3)雅典的公民人口数量 ;(4)雅典公民的年龄构成和家庭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00.
《阅读与作文》2014,(2):60-61
在西方,有关大西洲的最早记载,来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的《蒂迈欧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