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51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772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本文认为钱谦益既是经学倡导者,又是异端思潮鼓吹者。他反对理学,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入批判理学思潮的发起开辟道路,显示出一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的清学特征。  相似文献   
902.
廖平为近代蜀中著名学者。文章对廖平的经学演变作了恰当的评述。文章在肯定其二变、三变的功绩时,能指出其不足;在基本否定其四、五、六变时,又能对其某些可取之处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903.
朱熹兼采汉宋 ,促进了中国经学的发展 ;朱熹以“四书”义理之学取代传统的“六经”训诂之学而成为经学的主体和基础 ,是朱熹对中国经学发展最重要的贡献 ;朱熹重训诂辨伪启发了后世汉学。由此 ,朱熹经学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04.
小说评点作为意识形态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子林 《浙江学刊》2003,(1):108-116
本文研究了金圣叹小说评点与晚明政治之间复杂的关系 ,发现其作为意识形态的生产 ,一方面 ,受到了帝国意识形态的制约或支配 ,成为维护现实政治秩序的文化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 ,它又生产出他异的意识形态 ,质疑、反抗乃至颠覆着帝国意识形态 ;正是在与晚明政治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中 ,金圣叹小说评点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文化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905.
训诂学的性质是该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尽管在数千年历史中训诂学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其产生、目的、主体、对象和地位等方面可以确定,其基本性质应当还是对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的古代文献的解释。中国的训诂学与西方的释经学在产生的背景、目的、直接原因和基本方法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训诂学的基本性质是中国古代释经学。  相似文献   
906.
顾炎武本人心目中的“理学”是指明道救世之学。全祖望所概括的“经学即理学”一语与顾炎武思想基本相符。“经学即理学”思想为批判理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使清代的批判理学思潮与汉学汇流 ,同时也意味着经学研究范式的转移 ,即由注意思辨与体验到注重分析与实证 ,从客观上促进了传统经学的瓦解以及学术独立精神的建立  相似文献   
907.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原有社会秩序重新架构的时期,旧的儒家经学丧失了其长期以来所处的独尊地位,学术之风重新变得活跃。在私学的推动下,以经学为代表的北朝儒学自由之风也在不断漫延,在旧典的基础上发挥自我的独特见解,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908.
积累     
《龙山广录》载:“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弗倦,然后扩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  相似文献   
909.
姚鼐开宗立派的首要步骤,是构筑桐城文统。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用桐城古文抗衡以新安经学为代表的汉学派。姚鼐把构筑文统作为抗争手段,与当时学坛重视师承的风尚紧密相关。此举与章学诚构筑浙东史统以抗衡汉学派至为相似。  相似文献   
910.
清前期广东刻书业不发达,至清后期则一跃而成为全国重要刻书中心之一。这不仅表现在刻书数量多,更突出表现在此期广东首刊、校刊、汇刊了许多学术经典名著,对全国学术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