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35篇
社会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屠青 《中州学刊》2005,(1):174-178
最近十年是江淹研究的繁盛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十年江淹研究由原来的基础性研究和原有的江郎才尽、拟古诗、<恨><别>二赋三大传统课题的深入研究,逐步拓展到对江淹本人及其全部作品的综合评判上,研究方法也从单一的思想艺术剖析,转向文化学、社会学、接受学和心理学等多视角探讨,呈现出多领域、多角度和多层次综合研究的态势,这些都显示出21世纪江淹研究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62.
翁显良先生认为绘画贵在气韵生动;文学翻译要求意足神完。原文作者的“意态”不仅可译,而且非译出不可。积译时,译者需要“神遇”,领悟作者之意,忘却有形的一切,进行再创作。整个翻译过程要“得作者之志,用汉语之长,求形似之效”。译文必须达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3.
陆机的《拟古诗》是对汉末《古诗十九首》的模拟之作,与古诗相比,《拟古诗》除了在主题方面有所超越外,艺术表现上如修辞、炼字、感物等方面亦有创新之处。从内容到形式,《拟古诗》都表现出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4.
《文选》“杂诗”类作品收录标准并非失题或“总杂”,其隐藏的文体内涵是以《古诗十九首》为范式的追认归类。这与《玉台新咏》《艺文类聚》《北堂书钞》等将“杂诗”仅作为诗题或编纂手段不同。萧统正是通过《文选》收录作品与设立类目的内在逻辑,显示其辨体、考镜源流的意识以及对于文学发展脉络的理解。《古诗十九首》的经典地位、对后世诗歌的深远影响正由此显现,也因《文选》的推重在后世得以发扬。  相似文献   
165.
汉乐府《孤儿行》与彝族古诗《竹仙》,都是反映孤儿命运的叙事诗。同为本民族叙事诗的代表作品,《孤儿行》与《竹仙》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尚。  相似文献   
166.
"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一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它特有的韵致或境界,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以事寓理,情景交融,物志合一,事理相通,仔细品味,总给人以美的享受.因而小学古诗教学应把握情与景的统一,虚与实的结合,引导学生走入诗境,感受诗情,以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  相似文献   
167.
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诗歌的特殊形式,在翻译古诗词时,在很多情况下,应发挥创造性———应根据诗歌意境、作者意图,或解释大意,或表达寓意,或转换辞格,或改变搭配词语等等。  相似文献   
168.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幽”为人称颂。王安石《钟山即事》则写“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忽略了鸟鸣反衬“万籁俱寂”的艺术效果。——小撰一稿  相似文献   
169.
对于江淹的“江郎才尽”说 ,人们一向认为江淹是真的才尽 ,其实不然。如果联系南北朝尤其是齐梁时期特殊的文化现象、政治斗争并结合江淹的生平经历、实际的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 ,可以看出江淹的“江郎才尽”并非是真的“才尽” ,所谓的才尽之说实际上是江淹的一种远祸全身的计策  相似文献   
170.
陆机拟古亦步亦趋,却并不能以假乱真。概因其本意不在模拟,而在借《十九首》特殊的抒情特性抒怀,所以拟作虽延习了原诗的主题、题材、结构、本事,却在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上自成一路;而禁不住地情溢其外,则更是冲淡了原诗的味道。这一现象与两者各自所赖以产生的社会政治环境、文人心理、审美意识、文学观念等主客观因素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