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34篇
社会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中国古诗有多个甚至几十个英译本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刻的哲学机理是什么?本文拟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原则出发探讨古诗复译的本质, 指出前见、时间距离、视域融合及效果历史的诠释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从本质上解释了复译的原因及复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2.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古诗都是一些文体、内容十分精美的精品。编排时,有的把写景、抒情各有侧重的放在一起,有的把不同内容或不同写作方法的放在一起,有的把表现作者不同思想感情的放在一起。教学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变地采用各种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受到古诗艺术的熏陶和感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43.
"太康之英"陆机是有晋一代对<古诗十九首>进行模拟创作的第一人.他的拟古诗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拟诗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文章旨在针对历代对陆机拟诗评价较低,且评论者多认为其一味因袭原作的观点进行反驳,指出陆机拟诗创作在由质朴变文雅的过程中,实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展创新,是其"袭古而弥新"理论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4.
飞鸿 《今日南国》2007,(12):37-39
高贵不是富人的专利,快乐也不仅仅属于有钱人。古诗云:“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穷人的“穷”,有的与生俱来,无法选择;有的一时潦倒,难以摆脱。但我们总不能因为穷就放弃宝贵的人生,放弃本可以改变的命运,更不能放弃属于自己的那份尊严。事实证明,穷人作为群体,活得既艰辛又乐观,既委屈又坚强。不少人通过努力翻了身,梦想成真;更多的人则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表现出闪光的高贵的品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相似文献   
45.
魏晋南北朝诗坛模拟袭用之风盛行,诗人在模拟与重复中感受并彰显诗歌形式美的各种要素,对于促进古典诗歌走向成熟以及诗歌意象的形成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因模拟袭用之风推动,魏晋南北朝诗坛出现了数量众多分别在内容、情境、语言、风格诸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诗篇,甚至导致传播过程中某些诗篇署名的混淆。探讨曹植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相似,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46.
心境与自然的融合——古诗中的休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生 《殷都学刊》2004,(2):91-93,105
古诗中反映休闲的诗篇主要有田园诗、山水诗以及垂钓诗等.对这些古诗中的休闲意蕴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休闲中所留下的篇篇佳作,均是诗人当时心境与自然融合、情感与现实撞击的真实写照.由此诗人身心得到安抚、精神得以解脱和升华.  相似文献   
47.
赵燕 《兰州学刊》2006,(4):53-55,52
胡应麟誉《古诗十九首》“兴象玲珑”,将之置于凌绝千古的崇高地位。这一体认与其融合“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的诗论主张密切相关。因此分析胡应麟对《十九首》的艺术批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诗论体系中,神韵与格调的理论内涵及其形成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48.
方长安  翟兴娥 《河北学刊》2005,25(1):131-133
新诗虽为现代白话诗,与古典诗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但新诗并没有真正切断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对传统诗歌稍有了解的读者不难从现代新诗中发现传统诗歌时显时隐的影迹.这种影迹是如何留下的呢?人们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主体无意中的承传,因为传统根深蒂固,不是任何主体能够轻易摆脱得掉的;然而,考察新诗萌动、生长的历史,又不难看出,传统并非完全是无意识的自然留存,而主要是创作主体的自觉沿传.那么,现代诗人究竟是以怎样的态度、立场自觉审视、择取与延传民族诗歌传统的呢?  相似文献   
49.
诗歌是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主要载体。古诗十九首历来被视为纯抒情诗,但实际上它又具有一定的叙事因素,前人的论述也曾涉及它的叙事特色。把古诗十九首放在中国文学抒情、叙事传统共存互动的视角下观察分析,既可使艺术鉴赏更趋细腻,又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文学史并非"就是一个抒情传统"独存独尊,而是抒情、叙事两大传统双轨并进、共存共荣的认识。  相似文献   
50.
《古诗十九首》诗义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探析了《古诗十九首》诗义结构的特征,认为《古诗十九首》的诗义特征是直线型结构和链锁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