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75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口语中的“X什么”与“X什么X”句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一类表禁止或否定义的"X什么"和"X什么X"句式.按照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对其进行考察可知,在句法平面上,这两种句式对进入其中的成分"X"有不同的限制;在语义平面上,两者的"禁止或否定"意义不是其内部成分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种整体的句式意义;在语用平面上,两者在语气强度和语用价值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些联系和区别与两者的历时演化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42.
白话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成书于明末清初,该书最具震撼力、影响最持久的是它独具特色的语言。全书基本以山东方言写成,本文试从方言词语、方言句式、歇后语和俚语三个方面略谈《醒世姻缘传》的语言。  相似文献   
43.
兼语谓语句和小句作宾句从构成形式上看似乎是相同的;;但这两种句式的语义结构、层次结构和语用特点都有所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44.
论汉语句式配价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语法重视结构整体研究和句式整体研究的优良传统 ,为句式配价理论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用句式整体观来看待配价问题 ,就是一种句式配价观。认知功能语法在看待配价问题上采用的是句式配价观 ,这有心理学方面的依据和语言事实的证明 ,句式配价理论至此被正式提出来。句式配价的内容非常丰富 ,它重视句式义对动词和配价成分的整体制约作用 ,重视句子的语用因素和认知因素参与配价。  相似文献   
45.
“且复反义句”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句式,其萌蘖于《诗经》,正式形成于刘宋,大量出现则在齐梁时期。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且”“复”等连词连接前后语义相反的一对动词或形容词,有单句,也有对句,内容以写景为主。其形成过程历时弥久,参与诗人众多。且复反义句不仅反映了其自身文学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轨迹及创作风气。  相似文献   
46.
“把”字句是汉语中最具特点的句式之一,也是语法学界研究的热.最之一。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把”字句已有80多年的研究历史。前人对“把”字句的研究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把”字句的句式研究、“把”字句的相关句法成分研究、“把”字句的功能研究、“把”字句的语法化研究及历时演变研究等几个方面。当然,“把”字句的研究中仍然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多义句式〔A〕“NPL+ V+ 着+ NP”与多义句式〔B〕“NP+ 在+ NPL+ V+ 着”的变换分析,证明这两个句式之间存在有条件的可逆变换关系,考察这两个句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多义句式的分化问题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清除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48.
英汉被动句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汉被动句都可以分成结构被动句与意义被动句。在结构形式上,英语被动句式的形式较为单一,由“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汉语中占主体的是大量的无标记被动句式,不占主体的有标记被动句却有着多种多样的结构表现形式。在语义含义上,汉语被动句主要用以表达不如意或不希望的事,英语被动句几乎没有情感意义上的限制。在语用功能上,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比较广泛,汉语中被动语态用得较少。  相似文献   
49.
试析"看把你……的"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语义、语用两个方面对汉语口语句式“看把你……的”进行分析 ,指出它是书面语句模“受事 -动核 1 -施事 /系事 -动核 2”的一种间接转化 ,具有“程度极至性”的语义特征 ,并通过比较的方式 ,论述了这种句式在语用方面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50.
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差异在英语写作的句式特点中也有所体现.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在用英文写作时能有意识地对两种思维模式进行转换,最终写出地道、自然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