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38篇 |
理论方法论 | 2篇 |
综合类 | 134篇 |
社会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太原方言语气词“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111-113
太原方言语气词"嘞"分布领域比较广,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句尾或用在陈述句、疑问句句中。从"嘞"的诸多用法中,可看到它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与北京话"呢"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32.
周守晋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23(1):69-73
本文在分析上古汉语三类“VP也”的基础上,对近代汉语以来表示事态变化的叙述名中“也”的功能、来源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比较各类“VP也”,表明“语境制约原则”及“类推变化”是中古以来“也”在叙述句中活跃的机制。 相似文献
33.
绥德方言的语气词可以两两连用,甚至还有3个或4个连用的情况。绥德方言语气词的连用,比普通话语气词的连用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特别是4个语气词的连用,更是普通话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34.
豫南罗山方言里有着十分丰富的疑问语气词,可表是非、特指、选择、反复、反问和承前等疑问语气等。其中,是非疑问语气词数量最多,共计10个:不、没s、an33s、33、着l、an33、哇、哦、哟、吧。它们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用法上都与普通话有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35.
蒋军凤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3)
语气词是表示不同语气的主要手段之一.东安土话常用语气词有12个,分析它们的语法意义及语用功能,有助于了解东安土话语气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6.
先秦诗歌句末语气词有多种来源.有的来自表示人吐字发音的词语,有的来自表示人体器官的名称,还有的词语原本是用于表示人的行为方式.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诗句末尾的语气词,或是因其声音响亮、语感鲜明,或是因其与诗句末尾语气词所处的位置、形态有相契之处.诗句末尾语气词,很大程度上受它在生成期的语境、样态及原始本义的制约,带有脱胎母体的痕迹.诗句末尾语气词的来源多种多样,它们在诗句中的声调、韵味也多姿多彩,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7.
何越鸿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5):54-57,81
在湖北利川方言中,“哈”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气词。语气词“哈”由来已久,至今仍普遍使用,生命力很强,在各年龄段的利川人的日常交际中出现频率很高。语气词“哈”在利川方言口语交际中的存在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功用各异。在利川方言中,语气词“哈”具有多方面的语用功能:用于疑问句句末,以寻求确认或推进交流;用于祈使句末,以形成合作商榷的氛围;用于陈述句句末,以重复或核对信息;用于句中或小句末,以提示注意或停顿。等等。此外,语气词“哈”在使用中还有几种特殊情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8.
彭锦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Z2)
本文从语音、语法和语用三方面分别对重庆话语气词的某些特点进行了总结,认为重庆语气词在语音上具有超音系、多低降调的特点;在语法上是是非问句成句的必要成分;在语用上是产生言外之意的重要提示手段和遵循礼貌原则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9.
王永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2):86-92
俄语传统语法历来认为语气词不充当句子成分,不发挥任何句法作用.然而,这种特性在口语中却发生了变化;有为数不少的语气词具有结构功能,在交际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点在语气词研究中往往被忽视.受口语超语言特征的影响,语气词可以充当固定句位句素构成各种结构模式,表达各种情态意义.语气词发挥的结构功能主要有三大类:充当独立语句功能、充当语句结构要素功能及构成对话重复语句功能. 相似文献
40.
肖明惠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9):94-95
针对学生在撰写商务文件时的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每一个词都言之有物,避免使用强语气词、套话和长句,突出句首句尾内容,用短句传达好消息,不用短句传达坏消息,并注意适当的篇幅,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