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304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92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1414篇
社会学   158篇
统计学   1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文章讨论可识最小值样本卞和完全随机样本下二元Marshall-Olkin型二点分布参数及相关系数的最大似然估计,采用先参数识别后参数估计的方式,当已知可识最小值的分布时,证明参数可识别;由此得到了可识最小值样本下的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其中二个参数的估计量是无偏的,另外一个参数的估计量的期望不存在;模拟结果显示:估计值均稳定于真值参数;由于二元二点分布情形时,可识最小值样本等价于完全随机样本,从而导致完全随机样本下的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等同于可识最小值样本下的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计算了X与Y之间的相关矩阵和相关系数,由此得到了相关矩阵和相关系数的最大似然估计.  相似文献   
682.
文章研究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未来劳动供给的变动趋势及其经济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差异纳入劳动供给要素的考察范围,定量评估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总量、有效劳动总量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劳动力要素价格、经济产出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有效劳动供给在达到峰值后的降速将快于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的变动,且更具波动性;在以有效劳动衡量劳动供给变动的模拟情景下,21世纪上半叶中国GDP增长率的降速将快于只考虑人口总量或劳动力总量变动的情景;若只考虑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而忽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异质性,则有可能低估未来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83.
目的 探讨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体表急性感染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体表急性感染期创面病人58例,对病灶进行外科手术清创处理后,辅助应用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58例病人中,46例病人在使用一次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后急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局部血运显著改善,创面一期愈合;12例创面范围较大病人,连续给予2~3次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辅助治疗后,通过借助皮肤牵张器、皮瓣转移或皮片移植封闭创面,创面得以愈合.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治疗急性感染创面的过程中,采用外科手术联合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炎症扩散,更快的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84.
必要设施原则在数字垄断应用中有其新的生命力,但是数字市场的双边市场和动态竞争的特点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传统反垄断法相关概念适用于数字市场,进而影响了必要设施的界定和适用。文章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适用于数字市场的“必要数据”原则:首先,从排除竞争的角度明确数据垄断的判断标准;其次,将数据竞争力转化为信息竞争力,将数据开放的范畴限定为市场上效率相近的竞争企业,通过加工获得的信息不具有可替代性,进而导致市场进入壁垒的一类数据;最后,应用效率抗辩以警惕对数字市场竞争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85.
686.
在已有对传统乡村治理规则的认识中,乡村治理规则是一种静态的非制度规范,强调主体通过规则实现治理,但这一认识弱化了对规则本身的认识,而且遮蔽了乡村社会丰富多变的规则事实,在规则认识上有一定的限度。在“国法”悬浮于乡村的传统社会,村落依据一套内生的、富有韧性的规则体系自我治理。以“田间过水”规则为研究对象,发现自治规则具有动态性、可协商性。关系即规则,规则在关系中。过水规则因“主体间人际关系状态、水资源存量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关系状态与水资源存量发生变化,过水规则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源自协商。在特定的治理情境下,治理主体根据影响治理结果的要素,平等协商出一套共同接受且与治理情境相适应的规则体系,维系过水秩序。正是基于规则的“可协商性”特点,乡村社会可以内生出一套动态性的规则体系,以满足复杂多样的治理事务,构成乡村善治的秩序基础。这对当下农村进行协商治理的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87.
张春茂 《东岳论丛》2019,40(11):112-119
以三教并举为特征的隋唐时代,佛、道二教彰显出极大的影响力,以致遮蔽了儒学的光芒。历来治隋唐思想史者多以佛学为重点,对此时期儒学的发展有所忽略,研究成果较为欠缺。但是事实上此时期的儒学有其自身特征,且从文中子"三教可一"说到韩昌黎"传道"说,构成了应对佛、道二教的儒学自身发展脉络。外之则与隋唐政治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内之则表明了从经学向子学过渡以及理论化趋向的儒学新形态的萌生。  相似文献   
688.
一种好的道德理论必须能够有效说明道德如何激发行动,这一问题在荀子那里具体表现为认识的“知”如何激发实践的“行”。《荀子·解蔽》“知道”“可道”“守道以禁非道”的说法,从认知、信念、行动的关系角度看,“知道”是“行道”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由“知道”到“行道”还需要“可道”提供行动动力。人之所以会以“道”为“可”,前提在于“道”是“真”的;而“道”之所以为真,是因为“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性真理,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和评价性。一个人对“道”的认可,意味着对“道”心肯意肯的心灵状态,而这一心灵状态本身便具有激发人的行动的动机效力。在荀子以认知为核心的伦理学中,道德行动可以由作为信念的“可道”提供动机上的效力,这为儒家注重认知一脉的传统如何解决道德行动的动力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689.
北京市严重缺水,地下水超量开采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水短缺问题,构建北京市水资源一般均衡模型,比较研究北京市供水与用水政策对当地经济及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有利于北京市经济发展;地下水保护政策有利于当地的水生态环境,但单独实施将对经济造成负向冲击;水价政策实施能够促使生产部门和居民节约用水,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调控政策组合将在北京市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90.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的可译性限度,认为语言存在相对不可译性和绝对不可译性,而文化的差异是导致语言不可译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