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80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9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509篇
社会学   15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戏剧何为”是曹禺剧作的批评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耐人寻味的是,在不同历史阶段,研究者们于曹剧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之间总是有意无意地突出一方而非等而视之——要么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要么将一方视为另一方的附属产品.这一现象首先与曹禺在个人创作倾向和时代、社会要求的冲突中所生发的价值犹疑有关——作者在“教育”和“娱情”两大功能之间的摇摆直接导致了其剧作价值倾向的模糊.更进一步说,由于戏剧自身的艺术特性及其不同于其他文类的受众特征,“教育”和“娱情”之间的角力始终潜隐于古今中外戏剧价值论内部,曹剧中两大功能之间的“暗斗”恰是其具体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戏剧影视舞台美术设计专业从国内戏剧学院内设置专业向专业美术学院内设置专业转化中带来了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改变,这些改变需要基于学科特点进行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即是针对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在具体教学上的探索与总结,在不断完善与调整的过程中也为全国各区域及地方的戏剧影视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3.
正澳大利亚专家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是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他是西方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澳中关系、当代中国政治、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国戏剧、中国少数民族,他撰写的《西方的中国形象》是中国形象研究的权威著作。马克林自1964年起长期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开设《澳中关系》等课程。他专注于当代中国研究,在1966年回国后建立了澳洲大学第一个中国研究中心。他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今年75岁高龄仍然教授三门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04.
“戏中戏”是指一部戏剧之中套演该戏剧本事(指中心事件)之外的其他戏剧事件.明清戏剧(包括杂剧与传奇)的创作实践充分表明,“戏中戏”乃是中国古典戏剧家笔下成功运用的一种重要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05.
在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直接启发下,中国开展了“国剧运动”.倡导者提出“认清目的”、“研究方法”,即仿效爱尔兰戏剧运动而力图实现中国民族戏剧的振兴,努力实践一种艺术化而非问题剧式的戏剧,但因当时社会环境所限,这样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并惨淡收场.时过境迁,从当下的角度看,国剧运动的理念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所体现出来的“宏大的视野”、“贯通的思维”、“辩证的方法”等思想对今日中国的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祭仪式。在古希腊戏剧萌芽、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古希腊社会、宗教环境的束缚,洋溢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从古希腊戏剧的题材、结构、情节乃至内容里,都可以找到宗教仪式的影子,所以古希腊的戏剧演出自始至终都不仅仅是一种纯娱乐的活动,而是城邦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回应后学的“理论终结说”与“戏剧衰退论”,伊瑟尔在文学人类学视阈下,重述虚构与想象在文本游戏中的相互作用,并且绘制其历史流变的美学图谱,进而搭建主体间性交往诗学的理论框架。伊瑟尔藉由转换问题的提问方式,达到如下双重目的:一是阐释早期接受美学所遗存之“何为戏剧”与“戏剧何为”的不解之间,二是呈现公共观演空间中身心一体的戏剧交往。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现代戏剧在其形成期就带有一种本体性的文化品格,即生于城市、表现日常.在此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话剧由于不断地实践着这一文化品格而能够持久不衰,并诞生了很多戏剧史上的经典剧作.然而,在进入新时期之后,由于现代历史条件与剧作家对现代性的追求与理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剧作家们在80年代有了从事种种戏剧实验的开放空间,另一方面消费社会中大众娱乐文化在90年代开始崛起并迅猛发展,而无论是远离大众日常实践的实验戏剧还是日常消费中的大众文化,都对现代话剧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并导致其走向了衰微.  相似文献   
109.
国内学术界迄今认为,犹太古典文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即适合舞台演出的戏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首次对一部犹太古典戏剧《领出去》予以评介,认为这是一部雄浑、悲壮、自豪而充满自信的历史剧,它艺术地展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事件的历史意义;其戏剧艺术主要得益于典范的古希腊戏剧,尤其是雅典的悲剧,剧作家以西结有意识地遵循舞台演出原则,把《出埃及记》中一些无法搬上舞台的叙述性语言转换成人物独白或对话,在幕、场的设置,诗韵的运用等方面对古希腊戏剧既极力模仿又有所突破,大体做到了“犹太躯体与希腊服饰”的合一。  相似文献   
110.
<红楼梦>的戏剧改编以戏曲改编为主,话剧、舞剧改编为辅.由于戏曲在中国古代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这为<红楼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而红楼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又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表演特点,并逐渐表现出写实化倾向.不过,戏剧改编传播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无法在舞台上完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