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12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代老年》2010,(10):1-1
一天,五根手指在一起闲着没事,就谁是最优秀的话题争吵起来。大拇指说:在咱们五个当中,我是最棒的。你们看,首先,我是最粗最壮的一个,无论赞美谁,夸奖谁,都把我竖起来,所以我是最棒的……  相似文献   
102.
夺席之才。典出《后汉书·戴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喜欢谈“经”,在正月初一令能够谈经的群臣百官互相诘难,凡在经义上辩驳失败者,就将坐位让给辩胜者。侍中戴凭熟读经典,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因而连续取胜,一连坐了五十余个席位。后人把这种善于舌辩之才称为“夺席之才”。  相似文献   
103.
在选用人才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就拿“以貌取人”来说,自古到今也不知委屈埋没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三国演义》中庞统就因为“其貌不扬”首先被东吴的孙权冷处理,继而没有录用打发走了。刘备一看庞统长得根本就不像个小凤凰,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的“卧龙”没法比,也安排他去来阳县当了个小县官。至于后来的重用,那是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已80年了。在这大喜日子里,我们重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开发堵养的有关教导,倍感亲切。毛泽东同志在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上,对青年一代寄予极大的希望。邓小平同志在  相似文献   
105.
人才对于事业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古圣先贤对此有诸多论述。而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间存在着诸多的实际问题。把握好聚才、养才、用才的规律,做好人才汇聚、人才队伍稳定和人才合理运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是我们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积极作用,成就伟大事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6.
干净的容颜     
采访一位开饰品店的生意人.他有干净的面容,干净的眼神,干净的打扮.他的生意一直很好,回头客居多.他的经验里,我最感兴趣其中一条:他找给顾客的钱,全是新的、干净的、无折痕的.每天他都要去银行换新票以及铮亮的硬币.顾客收到找回来的新钱,心里往往会有这样的推理:连钱都可以那么干净,人应该不坏,也更可信些.  相似文献   
107.
a半夜醒来,脑子里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没有经历过任何痛苦的人,往往给人浅薄的感觉;一个人之所以深刻,源于他身上和心上都有着累累伤痕。b我爷爷最爱这样教导人:如果不想跟在别人身后看他人的屁股,那就赶紧跑到别人前头去。这话粗俗,但骨子里挺积极。意思是,亦步亦趋跟在他人身后做胆小鬼,不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所为,如果勇敢地冲锋在前,就能迎着朝阳呼吸到第一缕阳光的清香。c年轻时,你若凭着自己的美色或潇洒拼命批发爱情,年老色衰时你将会穷得只剩下一颗孤独的干枯的心;一生都小心翼翼捧着惟一一份爱情的人,越往生命的尽头走,越会感到“幸福存…  相似文献   
108.
黛钗比较论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人物,都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林黛玉是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她美得有个性。薛宝钗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诗才略逊于黛玉,但她是个学问家。本文试采用文艺美学的方法,从她们的容貌、内心、性格、情感和诗才等方面分析二者。创新之处:运用接受美学、解释学、符号学及原型理论解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9.
历代封建王朝都轻视商贾人才,而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则把经济人才提高到治国之才的高度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前无古人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0.
南朝齐代的竟陵王萧子良,生前组织和领导了阵容强大的西邸文人集团。这个集团的形成,有着较为复杂的、诸多方面的原因。第一、齐武帝创建国学的举措,为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打开思路。第二,皇太子主持的祭孔活动,是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导火线。第三,人们对办学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奠定了萧子良开办西邸的思想基础。第四,前人的许多做法,为萧子良创建西邸、组织西邸文人集团开了先例。第五,“敦义爱古,礼才好士”的个性,是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内在动力之一。第六,“禀性端疏,属爱闲外”的特点,是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内在动力之二。第七,众多文人具有建功立业的思想,从而形成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大气候。第八,社会的安定,是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