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3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37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73篇 |
理论方法论 | 11篇 |
综合类 | 212篇 |
社会学 | 26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找到人才并留住他们。”杰克·韦尔奇告诫中国企业家。顾钱彬最近和IBM公司有过一次交手——他手下一个培养多年的优秀计算机专才要被IBM挖走。身为中远集团IT总监, 他掌管十几亿投资,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总有后顾之忧。“我们投资上百万人民币培养的人才,很容易被跨国公司用两倍或者更高的薪水挖走。”IBM这次的目标是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因为国有企业的机制限制,顾钱彬不可能在薪水上和跨国公司较量, 相似文献
62.
精神文明建设“牺牲论”驳论唐能赋江泽民不久前在广东考察时再一次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物质文明都不应削弱甚至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代价,而应积极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江泽民的这一论述,是我国当前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针。历历在目的是... 相似文献
63.
李生奎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Z1)
人才问题的重要性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速度成正比。在改革开放、重视和争夺人才的当今时代,研究点历史上的人才问题,应该说是不无鉴镜作用的。文章考察了从游僧到帝王的朱元璋是如何重视和任用各类人才以及人才们又是如何起过作用的史实,以论证人才和识才用才在历史活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4.
服务科学发展,必须为党聚才。党对人才的聚集力是党的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党管干部”原则的必然的逻辑延伸,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党聚才,必须牢固确立为党聚才的意识,科学谋划为党聚才的路径,着力营造为党聚才的环境,建立完善为党聚才的机制。 相似文献
65.
朱天助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8):30-33
《周易》的象数义理博大精深,而三才之道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三才之道突出人道,人道包括人对自身生理的认识、对内心的体验、对人文社会的体察,进而对自然宇宙的沉思。三才之道,在生理上直接影响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在人事上主张和谐,“崇德广业”;在自然上崇尚效法天地,裁成辅相;在新时期,我们要赋予裁成辅相新的内涵,发挥其作用,从而建立更高层次的天人和谐观。 相似文献
66.
才学小说的内涵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学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小说类型,它是在清代中叶走向繁荣与成熟的。然而,借小说炫示才学的现象,则是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与发展相伴始终的。才学小说一面展示才学,一面又略以寄慨。是故,其美学特征表现为:1)作者用小说兼营各种文体;2)作者要借小说炫耀个人的才藻辞章之美;3)作者在小说中刻意填塞个人的经史百家学问;4)作者以小说庋藏其生活时代的诸技杂艺之术等;5)作者以展才炫学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来表达其心志情意。 相似文献
67.
副词“才”表示“方始”,即在某个时间点,某个事件从无到有。强调事件在这个时间点而不是这个时间点之前实现,并且,从事件实现到说话时的时间段相对较短。当客观时间量在句子中出现,“才”进一步虚化表达主观量:前指表达主观大量,后指表达主观小量。“T才P”是限制条件的肯定P,这个条件就是T,用于肯定句可以用转折来表示,而条件之外则不能肯定P。名词语进入“才 名词语”这一句法格式的条件是:名词本身有明显的序列推移性或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能进入某个排序中。 相似文献
68.
杨道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12-18
总体性概念贯穿在卢卡契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早期的《小说理论》中,总体性被理解为生活与本质的统一,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即古希腊的文化形式,近代只是在艺术中得到了表达;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总体性指的是只能由无产阶级认识到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意识与其存在的辩证统一,这一总体性只能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中得到表达;直到《审美特性》,总体性才被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因而总体性终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的概念。 相似文献
69.
本文着力论证了摆正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权与民、党的纪律和党内自由、德与才、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等五大关系,阐明了在党性修养中应该抓住的主要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曹魏政权中后期,围绕着才、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四种论点: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它不仅是思想意识中的观点分歧,也是现实政治中以官吏选拔方式为主的统治实践所产生出的矛盾反映,表现出了曹魏政治运行中的种种矛盾,并影响着一个时期的统治措施制定和意识形态走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