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23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443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91.
西辽河流域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至于青铜文明时期,无疑创造了中国古代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中,西辽河流域事实上孕育和发展了两种面貌与风格截然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目前已知居住于主流位置的红山诸文化序列和目前尚处于探索、发现阶段的另一种渔猎、畜养业经济成分明显的"井沟子类型"。古代西辽河流域客观存在的两种考古学文化序列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发展现象,无疑会对目前广泛探索的游牧文化起源问题,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92.
从我省的流域开发现状和特点出发,探讨我省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几个重要问题,讨论其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文章通过对2000多年前句町国时代壮族先民婚姻形态的考证,对桂滇边驮娘江流域30万壮族人中当前仍盛行的女娶男嫁婚姻展开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通过对壮族男娶女嫁婚姻起源的探索,以及对20世纪上半叶仍普遍存在的壮族女子走婚制(即不落夫家)的论述,来描绘壮族婚姻的千年变迁,勾勒出20世纪初壮族社会中三种婚姻形态并存的历史画面,并试图通过描绘壮族婚姻的千年变迁,衬托出人类婚姻史的模糊轮廓.  相似文献   
94.
以系统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对策(1)以流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为载体,构筑可持续发展基本平台.(2)树立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理念.(3)借鉴国外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经验教训,高起点开发利用和治理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4)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为契机,运用工程措施综合开发和整治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5)以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制度为保障,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5.
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右江军民通过音乐手段来推广革命道理,创作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红色歌谣。他们用流行的革命歌曲、民歌、民谣等形式在圩场、会议、学校通过教唱、对歌、演唱、传唱的方式控拆黑暗社会、发动民众,讴歌农民运动及战斗生活,赞美苏维埃建设,表达了右江民众热爱党、热爱红军和积极参加革命的朴素情感,具有明显的革命教育和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96.
正"图们江流域世界级生态宝库"、"天然氧吧"、"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北国鱼米之乡"、"中国东北虎之乡"……一幅幅天然图画将珲春这座东北亚新兴的国际窗口城市涂染,汇成一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史诗。一个蓝天、碧水、绿荫、美景交相辉映的园林城市,一个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的和谐口岸新城,在边塞大地上迅速崛起。在中国版图的最东方,有一片林接云岫、天连玉带的风光旖旎之地,这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图们江流域世  相似文献   
97.
流域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本文以钱江流域与莱茵河保护对比为切入点,探讨市场经济中水资源的属性,水资源的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以及与这种特殊再生产相应的流域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8.
虫白蜡是四川著名林业特产品 ,曾是四川历史上的一大富源。因雌雄蜡虫生活习性不同 ,适生环境各异。凉山和岷江流域分别是雌、雄蜡虫的最适生区 ,历史上四川人民根据蜡虫特点 ,结合两地气侯环境实际择业 ,形成川蜡生产的地域性分工合作 ,促进两地经济繁荣。可惜近代以来蜡业衰败 ,应抓住当今机遇 ,恢复虫蜡业。  相似文献   
99.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部落在今宝鸡地区相聚且交错发展,成为泾水南、北的大部族.黄帝部族与炎帝神农氏第八代孙榆罔帝部族徙入中原地区后逐渐融合,构成了华夏族.他们在夏商周时又在宝鸡地区形成大国或小国,使炎黄文化故地大放三代文化异彩,成为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渊源和发展地之一,故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是渭水流域的宝鸡地区.  相似文献   
100.
民俗事象之所以能传承下来,依赖于它们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广西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寿庆习俗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心理调适功能、凝聚功能、喜庆功能等,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