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孟兰英 《人才开发》2006,(10):49-51
俄罗斯总统把勋章戴到他胸前走进72岁的薛范先生上海市中山南一路附近的寓所,你会感到室内静静地弥漫着十分熟悉的前苏联歌曲的旋律。目光越过他陷在轮椅中瘦小的身躯、严重畸形的双腿和靠在桌边那一对磨得锃亮的双拐,不由得停在了客厅墙上挂着的两幅照片上。两张照片上都有  相似文献   
22.
克林顿有无与伦比的复原能力在所有我遇见过的政治家中,比尔·克林顿是最让我钦佩的一个。他过人的智慧往往被其礼貌态度所掩盖,他具有惊人的分析能力,在某些时候,政策论辩可能有点过头。克林顿很机敏。1996年我去他的总统办公室见他,当时正值我的大选与他竞选连任的前夕。我们坐在那儿,我充满敬畏。记得在罗纳德·里根总统时期,尼尔·金诺克作为英国工党领袖  相似文献   
23.
领导能力是国家领导人的核心素质之一,是影响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有利于探寻一个国家的发展脉络.然而,学术界至今对领导能力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通用方法,通行的方式仍然是源于自身感觉的主观判断,这导致了评价结果的纷繁多元.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当人们对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领导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时,不仅观点各异,甚至还相互矛盾.为避免这一研究困境,应将两者置于相同或相似的历史背景中,并以同一标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4.
一、改革:从“дOM到”领带”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独立,苏联解体过程进入倒计时。次年,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顺次宣布独立。这年的“8·19政变”是遏制解体进程的最后努力,然而政变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当时的俄罗斯共和国总统叶利钦随即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就在这个月,  相似文献   
25.
陈小蒙 《领导文萃》2013,(21):40-43
在叶钦的回忆录《总统马拉松》中,叶利钦写道:普京不急于觊觎权力顶峰,但他比其他人更能感觉到处在权力顶峰的危险,他总是这样提醒我。我明白,让普里马科夫下台的必要性之后,便经常痛苦地反问自己,谁会支持我呢?谁真正能站在我的身后呢?突然,我茅塞顿开——普京!  相似文献   
26.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讲了一段故事,原来,他是在打猎时意外“发现”普京的。 那是1994年10月的一天,疲惫的叶利钦很想通过打猎的方式放松一下。于是,他接受了列宁格勒州州长的邀请,去郊外的狩猎场。那次的随员不多,叶利钦注意到一个迟到者“迷彩服非常合体,一副军人仪态。他持猎枪的姿态非常自信,紧紧地抱着,就像拥抱着自己心爱的人”。圣彼德堡市市长对他解释说,那是市政府第一副主席,姓普京,叫弗拉基米尔。  相似文献   
27.
李哲 《老年人》2013,(12):40-41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对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六个月的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收归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的《告苏联人民书》中指出,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这就是“传统派”为挽救国家命运,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共产党领导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制度而采取的轰动世界的“拯救”行动,即“8·19”事件。  相似文献   
28.
李景贤 《东西南北》2013,(22):18-19
普京炯炯有神的双眼,望着每一位使节,有力地握手,只说一声“您好!”而此前,我曾多次见过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他们与我握手时,总会寒暄几句。看着眼前的普京,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个词——“严酷”。  相似文献   
29.
张捷 《中华魂》2008,(2):54-58
来信张捷老师:最近我从《炎黄春秋》2007年第10期上读到一篇文章《苏联亡国的原因》,历数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治体制的"反宪政潮流",断言这是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该文对于断送了苏联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则大加赞扬,并附有此二人亲热地交头接耳的一幅照片。  相似文献   
30.
魏思莱 《领导文萃》2007,(9):114-117
叶利钦被命名为“鲍里斯”。在俄文中是“斗志”的意思叶利钦离去的次日,莫斯科下起了大雪。可这在4月的俄罗斯并非罕事,人们平静地送走了这位前总统,只有那些“大人物”们记起了8年前.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离开克里姆林宫之际也是这样雪花纷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